时间: 2025-05-20 03:4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3:46:51
客卧书颠倒,虫鸣坐寂寥。
残灯生暗晕,重露集寒条。
真乐闲尤见,深禅静更超。
此怀无与晤,拥鼻一长谣。
在客人的房间里,书本堆得杂乱无章,虫鸣声在寂静中响起。残留的灯光散发着微弱的光晕,露水在寒冷的树枝上聚集。真正的快乐在闲适中显现,深邃的禅意更让我超然。这样的情怀无人与我分享,只能独自吟唱一首长长的歌谣。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人物,推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王安石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经历政治斗争和个人生活波折的时期。诗中流露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孤独情感的深刻体悟。
《秋夜二首 其一》展现了王安石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思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开篇“客卧书颠倒,虫鸣坐寂寥”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孤独感的空间,书籍的凌乱象征着内心的烦乱,而虫鸣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接下来“残灯生暗晕,重露集寒条”,残灯的微弱光晕令人感受到深夜的寒冷与孤独,露水聚集在寒冷的树枝上,传达出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
在后半部分,王安石转向内心的感悟,“真乐闲尤见,深禅静更超”,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深刻的禅意,显示出他在孤独中寻求内心平和的追求。最后一句“此怀无与晤,拥鼻一长谣”,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情怀虽深,却无人可倾诉,只能独自吟唱。这种情感在秋夜的映衬下显得愈发动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宁静、闲适生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刻体悟,以及在寂静夜晚中对内心平和与真乐的追求,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客卧书颠倒”所描绘的环境主要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虫鸣”象征了什么?
“真乐闲尤见”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秋夜二首 其一》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在夜晚的孤独和思考,但王安石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禅意,而杜甫则更多体现了对亲情的思念与对国家的忧虑,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