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2:45
忆北
王安石
苍藤翠木江南山,激激流水两山间。
山高水深鱼鸟乐,车马迹绝人长闲。
云埋樵声隔葱茜,月弄钓影临潺湲。
黄尘满眼衣可濯,梦寐惆怅何时还。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的美丽山水。翠绿的藤蔓和树林环绕着江南的山峦,奔流的水在两座山之间激荡而过。高山深水,鱼儿和鸟儿在这里欢快地生活,车马的踪迹在此消失,显得格外宁静悠闲。云雾缭绕,樵夫的劈柴声被葱茏的植物隔断,月光映照着钓鱼的身影,轻轻地悬在潺潺流水之上。眼前满是黄土,衣物可以洗涤,心中却充满了惆怅的思念,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曾任宰相。他倡导“变法”,主张政治改革,文学上则以诗、词、文均有建树,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诗词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著称。
《忆北》写于王安石在北方政治生涯与江南故乡的对比中,表达了他对家乡江南山水的思念。此时正值北宋时期,王安石的改革措施引发了不少争议,诗中透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忆北》是一首充满乡愁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江南的自然美和个人的思乡之情。全诗围绕山水环境展开,开篇的“苍藤翠木江南山”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江南山水画,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接下来的“激激流水两山间”通过声响的描绘,仿佛让人听到了水流的激荡,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诗中“山高水深鱼鸟乐”描绘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鱼和鸟在自然中欢快地生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车马迹绝人长闲”则引出了诗人的理想生活,远离纷扰,享受自然的宁静。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以“云埋樵声隔葱茜”展现了对日常生活的向往,樵声的消失让人感到生活的单纯,月光下的钓影则增添了一丝诗意和宁静的氛围。最后的“黄尘满眼衣可濯,梦寐惆怅何时还”将思乡情绪推向高潮,黄尘和衣物的意象交织出一种对外界生活的疲惫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回忆和归属感。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王安石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情感,令人感受到浓厚的乡愁和对自然的赞美。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好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纷争的逃避,表现了深厚的乡愁。
诗中描写的江南自然景色主要包括哪些元素?
A. 高山
B. 流水
C. 车马
D. 鱼鸟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忘记
B. 思念
C. 冷漠
D. 排斥
“云埋樵声隔葱茜”中,樵声与什么被隔绝了?
A. 山
B. 水
C. 云
D.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