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华林书院》

时间: 2025-05-07 04:31:14

诗句

闻说华林院,名将阙里偕。

生徒似东鲁,书籍胜西斋。

俎豆儒风盛,埙箎乐韵谐。

门闾双桂茂,编秩九流排。

讲学搴纱幕,题诗挂粉牌。

荀陈传旧族,游夏结同侪。

红实州生橘,清阴世种槐。

夜蟾穿户牖,晴瀑泻严崖。

远客来千里,新恩出两阶。

横经定何日,凭此寄幽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4:31:14

原文展示

闻说华林院,名将阙里偕。 生徒似东鲁,书籍胜西斋。 俎豆儒风盛,埙箎乐韵谐。 门闾双桂茂,编秩九流排。 讲学搴纱幕,题诗挂粉牌。 荀陈传旧族,游夏结同侪。 红实州生橘,清阴世种槐。 夜蟾穿户牖,晴瀑泻严崖。 远客来千里,新恩出两阶。 横经定何日,凭此寄幽怀。

白话文翻译

听说华林书院,名声与孔子的阙里相媲美。 学生如同东鲁的学子,书籍比西斋的还要丰富。 儒家的风气盛行,音乐的韵律和谐。 门前双桂茂盛,编纂的书籍排列有序。 讲学时拉开纱幕,题诗挂在粉牌上。 荀子和陈子传承旧族,游和夏结交同辈。 红色的果实是州里生的橘子,清凉的树荫是世上种的槐树。 夜晚的月亮穿过门窗,晴天的瀑布泻下陡峭的崖壁。 远方的客人从千里之外来,新的恩惠从两阶发出。 何时才能横经讲学,借此寄托深远的情怀。

注释

  • 阙里:孔子故里,代指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 东鲁:指孔子所在的鲁国,代指儒家文化。
  • 西斋:指藏书丰富的地方。
  • 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器具,此处代指儒家礼仪。
  • 埙箎:古代的乐器,此处代指音乐。
  • 搴纱幕:拉开纱幕,指讲学时的情景。
  • 粉牌:挂在墙上的牌子,用于题诗。
  • 荀陈:荀子和陈子,古代著名的儒家学者。
  • 游夏:游和夏,古代的学者。
  • 横经:指讲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杨亿对华林书院的赞美,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和对学术繁荣的向往。华林书院是宋代著名的书院,培养了许多学者和文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华林书院的描绘,展现了儒家文化的繁荣和学术的兴盛。诗中“生徒似东鲁,书籍胜西斋”一句,既表达了书院学生的优秀,也突出了书院藏书的丰富。“俎豆儒风盛,埙箎乐韵谐”则进一步强调了儒家礼仪和音乐的和谐。诗中的意象如“门闾双桂茂”、“夜蟾穿户牖”等,都富有诗意,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热爱和对学术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说华林院,名将阙里偕:听说华林书院的名声与孔子的阙里相媲美。
  2. 生徒似东鲁,书籍胜西斋:书院的学生如同东鲁的学子,书籍比西斋的还要丰富。
  3. 俎豆儒风盛,埙箎乐韵谐:儒家礼仪盛行,音乐的韵律和谐。
  4. 门闾双桂茂,编秩九流排:门前双桂茂盛,编纂的书籍排列有序。
  5. 讲学搴纱幕,题诗挂粉牌:讲学时拉开纱幕,题诗挂在粉牌上。
  6. 荀陈传旧族,游夏结同侪:荀子和陈子传承旧族,游和夏结交同辈。
  7. 红实州生橘,清阴世种槐:红色的果实是州里生的橘子,清凉的树荫是世上种的槐树。
  8. 夜蟾穿户牖,晴瀑泻严崖:夜晚的月亮穿过门窗,晴天的瀑布泻下陡峭的崖壁。
  9. 远客来千里,新恩出两阶:远方的客人从千里之外来,新的恩惠从两阶发出。
  10. 横经定何日,凭此寄幽怀:何时才能横经讲学,借此寄托深远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生徒似东鲁”,将书院的学生比作东鲁的学子,强调其优秀。
  • 对仗:如“俎豆儒风盛,埙箎乐韵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和对学术繁荣的向往。通过描绘华林书院的繁荣景象,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热爱和对学术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桂:象征着学术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
  • 夜蟾:象征着智慧和光明。
  • 晴瀑:象征着知识的源泉和学术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阙里”指的是什么? A. 孔子的故里 B. 书院的名称 C. 古代的乐器 D. 古代的书籍

  2. “生徒似东鲁”中的“东鲁”指的是什么? A. 孔子的故里 B. 书院的名称 C. 古代的乐器 D. 古代的书籍

  3. 诗中提到的“荀陈”指的是谁? A. 荀子和陈子 B. 荀子和孔子 C. 陈子和孔子 D. 荀子和孟子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怀念和对学术的追求。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学术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杨亿的《咏华林书院》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热爱和对学术的追求,但杨亿的诗更注重对书院繁荣景象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及作品。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李微之闻其弟贯之西归以诗迓之刘左史和韵属 题温泉 费参政 其三 玉楼春(同官载酒为叔母寿次韵为谢时自潼过遂) 安总领生日 其二 书所见闻示诸友 念奴娇·固陵江上 二月二日遂宁北郊迎富故事 次韵王茶马海棠四绝·王氏花屋海棠 讲筵侍立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灿的词语有哪些 伺瑕抵蠙 走头无路 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毋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决鼻 折文旁的字 说阔 弄眉挤眼 貝字旁的字 登录 包含栲的词语有哪些 翻然改悟 颠倒干坤 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烧火 余香满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