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如梦令(咏梅)》

时间: 2025-05-11 19:52:23

诗句

应是南枝向暖。

那更青春未晚。

竹外见红腮,芳意与香撩乱。

肠断。

肠断。

无奈东风独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52:23

原文展示:

应是南枝向暖。那更青春未晚。竹外见红腮,芳意与香撩乱。肠断。肠断。无奈东风独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南方的梅花,它似乎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青春尚未迟暮,竹林外可以看到梅花那红润的花瓣,芬芳的气息和香气令人心神撩乱。诗人感到心碎,心碎,因为春风似乎独自占据了这一切美好。

注释:

  • 南枝:指南方的树枝,这里指梅花。
  • 向暖:感受到温暖,暗示春天的到来。
  • 青春未晚:指春天尚未过去,还有足够的时间欣赏春光。
  • 红腮:比喻梅花红润的花瓣。
  • 芳意与香撩乱:形容梅花的香气和美丽令人心神不宁。
  •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或心碎。
  • 东风:春天的风,这里象征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廖行之是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情感抒发为主。这首《如梦令(咏梅)》是在春天梅花盛开时所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春天的气息。诗中“南枝向暖”和“青春未晚”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而“竹外见红腮”则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形象。后两句“芳意与香撩乱”和“肠断。肠断。无奈东风独占”则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和悲伤。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应是南枝向暖”:诗人想象梅花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
    • “那更青春未晚”:春天尚未过去,还有足够的时间欣赏。
    • “竹外见红腮”:梅花红润的花瓣在竹林外可见。
    • “芳意与香撩乱”:梅花的香气和美丽令人心神不宁。
    • “肠断。肠断。无奈东风独占”:诗人感到心碎,因为春风似乎独自占据了这一切美好。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红腮”比喻梅花红润的花瓣。
    • 拟人:“南枝向暖”赋予梅花感受温暖的能力。
    • 重复:“肠断。肠断。”通过重复强调诗人的悲伤情感。
  • 主题思想:

    • 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南枝:指南方的树枝,象征梅花。
    • 红腮:比喻梅花红润的花瓣,象征美丽。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腮”比喻的是什么? A. 梅花的花瓣 B. 竹叶 C. 春风 D. 诗人的脸颊
    2. 诗中“肠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惊讶
    3. 诗中“东风”象征什么?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坚韧品质的欣赏。
    • 陆游《卜算子·咏梅》:通过咏梅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与廖行之的《如梦令(咏梅)》都以梅花为主题,但王安石的诗更注重梅花的坚韧品质,而廖行之的诗则更注重梅花的美丽和春天的气息。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廖行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令狐揆二首 答户部勾院王学士泊沧陵见寄 七不堪诗七首 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 其二 文靖吕丞相 一百五日作 贺紫微舍人改镇 送潘秘校赴颍上簿 祗答延州安抚吴宣徽 送澶渊李太傅 送杨学士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机会主义 亠字旁的字 乘险抵巇 恨如头醋 少壮派 兔纤 足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大庆 趾趾 里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尽多尽少 灯彩 百不一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