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3:10
原文展示:
祗答延州安抚吴宣徽 共看仙山玉树秋,从簪朝笏记同游。 调元遂庆登三府,抱帙惟堪读九丘。 重印垂腰荣拥节,征鞍摩体忝为州。 如何却舐投残笔,敢与阳春接唱酬。
白话文翻译:
我们一同观赏仙山中秋天的玉树,从佩戴朝笏的记忆中回忆同游的时光。 调养元气,顺利晋升至三府,手捧书卷,只能读读九丘这样的古籍。 重印的书籍垂挂在腰间,荣耀地拥着节杖,骑马征战,愧为州官。 为何要丢弃残破的笔,敢于与阳春之曲相和唱。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政治和社会的关怀。这首诗是他在担任延州安抚使时所作,表达了对同僚的敬意和对文学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在担任延州安抚使时所作,回应吴宣徽的诗作。诗中表达了对同僚的敬意,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文学和古籍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仙山、玉树、朝笏等意象的描绘,回忆了与同僚共游的美好时光。诗中“调元遂庆登三府”一句,表达了对自己仕途顺利的欣慰,而“抱帙惟堪读九丘”则展现了对古籍的深厚兴趣。后两句“重印垂腰荣拥节,征鞍摩体忝为州”,既表达了对官职的自豪,又带有谦逊之意。最后两句“如何却舐投残笔,敢与阳春接唱酬”,则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对高雅艺术的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宋祁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回忆与同僚的美好时光,表达对仕途顺利的欣慰,对古籍和文学的热爱,以及对高雅艺术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九丘”指的是什么? A. 古代书籍的名称 B. 古代地名 C. 古代乐器 答案:A
诗中“阳春”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景色 B. 高雅的音乐或诗歌 C. 春天的气候 答案:B
诗中“调元遂庆登三府”表达了什么? A. 对仕途顺利的欣慰 B. 对古籍的深厚兴趣 C. 对官职的自豪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