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时间: 2025-07-27 23:30:27

诗句

出身世丧道,解绶饥驱我。

杯中得醉乡,去就不复果。

岂为俗人言,达人傥余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30:27

原文展示:

出身世丧道,解绶饥驱我。
杯中得醉乡,去就不复果。
岂为俗人言,达人傥余可。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我出身于一个失去道德的社会,放下官职让我饥饿驱使我游荡。酒杯中让我得到了醉意的乡土,离去之后就不再有归处。难道我会在意世俗之人的看法吗?只有真正的达人,或许才会留有一丝余地。

注释:

  • 出身世丧道:出身于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
  • 解绶:放下官职的意思。
  • 饥驱我:饥饿驱使我四处游荡。
  • 杯中得醉乡:在酒杯中获得醉酒的乡土。
  • 岂为俗人言:怎会在意世俗人的言论。
  • 达人傥余可:真正有智慧的人或许会容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代表了宋代中期的文学风格。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绘山水、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黄庭坚晚年,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尤其是政治上的挫折,使得他对世俗的看法更加淡然。此时的黄庭坚,愈加向往自由与自然,表达了对官场世俗的厌倦和对醉酒人生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独特见解。开篇即点出“出身世丧道”,显示出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这种不满并非仅仅是对社会的批判,更是一种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人通过“解绶饥驱我”表达了对官职的放弃,以及在饥饿驱使下的无奈与彷徨。他在酒中寻求解脱,强调了醉酒带来的短暂逃避与宁静。

“岂为俗人言”体现了他对世俗评价的无所谓态度,显示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这种对俗务的淡薄让他与众不同,成为所谓的“达人”。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准确,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蔑视,体现了黄庭坚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出身世丧道”:直接点出诗人的背景与对社会的失望。
    • “解绶饥驱我”:表达了放弃官职后的困境和对自由的渴求。
    • “杯中得醉乡”:在酒中找到短暂的慰藉,逃避现实。
    • “去就不复果”:离开后再也无法找到归属,体现了孤独感。
    • “岂为俗人言”:强调了对世俗评价的无所谓。
    • “达人傥余可”:表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能理解他的选择。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出身世丧道,解绶饥驱我”,形成对称的结构。
    • 比喻:将醉酒比作“乡”,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与对自由的追求,反映了黄庭坚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逃避与自由,带来短暂的醉意和宁静。
  • 饥饿:引申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抗争。
  • 达人:象征智慧与超然,是对理想人生态度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解绶”指的是什么?

    • A. 解除束缚的生活
    • B. 放下官职
    • C. 逃避现实
    • D. 追求理想
  2. 诗人对“俗人言”的态度是:

    • A. 非常重视
    • B. 无所谓
    • C. 深感愤怒
    • D. 感到困惑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李白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黄庭坚更为细腻、内敛,而李白则豪放、奔放,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个性与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偈颂四十二首 木兰花慢 赠吹**者张嘴儿暨乃妇田氏合曲 和寿昌道中 酬周亨叔主簿见赠 春日野步二首 其二 废宅行 泛舟玉河至静明园三首 其三 晚夏闲居,绝无宾客,欲寻梦得,先寄此诗 金丹图像说四首 其三 还丹图 拟四季四声四首 其一 平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各从所好 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盼恋 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乚字旁的字 桑梨 龝字旁的字 深情厚谊 齲字旁的字 包含峡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喷的成语 恬淡寡欲 魏颗结草 镸字旁的字 峰回路转 鹿字旁的字 包含毋的词语有哪些 下存 火票 勤俭持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