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4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5:32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
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
流波向海去,欲见终无因。
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
这首诗描绘了阳台与楚水相隔,春天的草儿在黄河边悄然生长。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日夜交替,像江水一样浩荡不息。江水流向大海,想要见到那人却终究无法实现。诗人遥寄一滴眼泪,像花一样寄托给远方的爱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楚水”与“黄河”两者之间形成对比,象征着地理的遥远与人际的隔阂,暗示了作者与恋人之间的距离感与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飘逸著称,常以酒为题材,表达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寄远十一首》是李白在流亡生涯中创作的一组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此首诗写于他离开故乡,漂泊在外时,心中充满对故土和亲人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深厚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以“阳台”和“楚水”设定了空间距离,暗示着人与人之间深深的隔阂。春草的生长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尽管身处异地,思念的情感依然在心中滋生。后半部分,诗人用“浩荡若流波”形象地表达了思念的无尽,流波向海去,象征着梦想与追求的流动,但“欲见终无因”则反映了无奈与失落。最后一联用“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将情感凝聚,泪水化作思念的寄托,既深情又脆弱,花的美丽映射出爱人之美,展现出一种凄婉的美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透出李白对友情与爱情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与深情的思念,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和无奈的心境,展现了李白在离乡在外时对故人、故土的眷恋,体现了人们普遍的情感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阳台隔楚水”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阳台的喜爱
B. 诗人与爱人之间的距离
C. 诗人对水的思考
答案:B
“春草生黄河”中的“春草”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延续
B. 诗人的孤独
C. 河流的流动
答案:A
诗中“欲见终无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满足
B. 无奈与失落
C. 喜悦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与王维的思念诗作形成对比,李白的诗更显豪放与奔放,而王维则体现在细腻与柔情。两者同样表达了对友人、故人的思念,但情感的表现和意象的运用有所不同,反映出各自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