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宁海五咏 其二 对客隐几》

时间: 2025-05-04 02:15:44

诗句

客欲谈世事,词锋若戈矛。

我已梦为蝶,咄哉为罢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5:44

原文展示:

客欲谈世事,词锋若戈矛。我已梦为蝶,咄哉为罢休。

白话文翻译:

客人想要谈论世间的事情,言辞如同锋利的武器。我却已经做了一个梦,梦中化为蝶,哎呀,这样就算了吧。

注释:

字词注释:

  • :想要,愿望。
  • 谈世事:讨论世间的事情。
  • 词锋:言辞的锋利程度。
  • 戈矛:古代的武器,象征言辞的尖锐。
  • 梦为蝶:在梦中化身为蝴蝶,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
  • 咄哉:感叹词,表示对当前情况的不满或停顿。
  • 罢休:停止,不再继续。

典故解析:

  • 梦为蝶:这一意象源自庄子《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表达了对人生真相的思考与对自由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拟,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往往融入了哲学思考,表现出对人生与自然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宁海五咏》是洪拟在宁海游历时创作的一组诗作,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此诗写于宁海,展现了作者在闲适环境中对客人闲聊的反思。

诗歌鉴赏:

《对客隐几》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表面上看似在与客人对话,实则暗藏对世事的思考与内心的挣扎。开头“客欲谈世事,词锋若戈矛”,将对话的紧张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告诫我们,现实世界的纷争与争论如同武器般锋利,让人难以承受。接下来的“我已梦为蝶”则是一个极富诗意的转折,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事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梦中化为蝶,象征着一种无拘无束、轻盈自在的状态,似乎是在对比现实的沉重。末尾的“咄哉为罢休”,则是对交谈的无奈与放弃,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悲凉与无力感。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以及对自由的追求。诗中的意象与情感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欲谈世事:客人想要讨论现实中的各种事务,表现出人们对世事纷扰的关注。
  • 词锋若戈矛:言辞如同武器一般锋利,暗示交谈可能引发冲突或争执。
  • 我已梦为蝶:诗人选择沉浸于梦中,化为自由的蝴蝶,象征对现实的逃避与向往。
  • 咄哉为罢休:诗人对谈话的无奈感叹,决定停止这种无意义的交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言辞比作武器,突显了谈话的尖锐与激烈。
  • 象征:梦中的蝴蝶象征着自由、梦幻与超脱。
  • 对仗:开头与结尾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对世事的关注与对自由的渴望,表现了在纷扰的现实中,内心对宁静与解脱的追求。通过梦的意象,传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代表外界的纷扰与世俗的关注。
  • 戈矛:象征争斗与矛盾,暗示人际交往中的冲突。
  • :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理想状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渴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词锋若戈矛”意指: A. 词句柔和
    B. 语言尖锐
    C. 语气温和
    D. 讨论愉快

  2. “我已梦为蝶”中的“蝶”象征着: A. 自由与解脱
    B. 现实的困扰
    C. 无奈与沉重
    D. 纷争与争执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低沉
    C. 激烈
    D. 平和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口》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比较洪拟的《对客隐几》和李白《月下独酌》,两者均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但李白更注重孤独与酒的解脱,而洪拟则侧重于对自由的渴望与对世事的放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庄子》

以上内容对《宁海五咏 其二 对客隐几》的分析与理解,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怀六首 拟咏怀十一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小园赋 寄王琳 哀江南赋序 枯树赋 上命钦和山居诗 广轮疆里图 挽符颍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蹑手蹑脚 中间派 牙字旁的字 包含崖的词语有哪些 映月读书 天地良心 衣紫腰银 齒字旁的字 包含秩的词语有哪些 直声 秃宝盖的字 地带性 母字旁的字 枉顾 父字头的字 心腹爪牙 作适 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