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清明》

时间: 2025-04-26 14:56:33

诗句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

争道朱蹄骄啮膝。

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金镫下山红粉晚,

牙樯捩柁青楼远。

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

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

逢迎少壮非吾道,

况乃今朝更祓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33

原文展示

《清明》
作者:杜甫

著处繁花务是日,
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
争道朱蹄骄啮膝。
此都好游湘西寺,
诸将亦自军中至。
马援征行在眼前,
葛强亲近同心事。
金镫下山红粉晚,
牙樯捩柁青楼远。
古时丧乱皆可知,
人世悲欢暂相遣。
弟侄虽存不得书,
干戈未息苦离居。
逢迎少壮非吾道,
况乃今朝更祓除。

白话文翻译

在这繁花盛开的日子,长沙的人们纷纷出游。
渡口的翠柳如同妆点的美眉,
骄傲的马蹄声在路旁响起。
在这个好时光里,大家都去游玩湘西寺,
连军中的将领们也纷纷赶来。
马援的征途就在眼前,
葛强与我心意相通。
傍晚时分,红粉佳人在金镫下归来,
青楼的船只在远处摇曳。
历史上的动乱我们都能知晓,
人间的悲欢离合总在瞬息之间。
虽然有弟侄在,但我却无法与他们书信往来,
兵戈未息,我仍在苦苦离家。
与年轻人交往并非我的本意,
更何况今天是清明节,更应扫除烦恼。

注释

  • 著处繁花:繁华盛开的地方。
  • 长沙:地名,引申为出游之地。
  • 朱蹄:形容马的脚,意指骑马出游的人。
  • 湘西寺:指湘西地区的寺庙,象征游玩的目的地。
  • 马援:历史人物,意指英雄的征战。
  • 金镫:指一种灯具,象征夜晚的归家。
  • 牙樯:船桅,青楼的象征,表示游玩场所。
  • 干戈:战争,象征作者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以深刻的社会观察和悲悯的情怀著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苦难。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明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游景象,抒发对往昔和平安宁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战争纷扰的无奈与忧虑。

诗歌鉴赏

杜甫的《清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明节的热闹景象,然而在这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沉的忧伤与对历史的反思。诗中开头描绘了繁花似锦的景象,长沙的人们纷纷外出游玩,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游图。接着,诗人通过现代与古代的对比,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尤其是对于古时战乱的思考,表现出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无常与苦楚。

杜甫巧妙地用“金镫下山红粉晚”描绘了一种归家的温馨,而“干戈未息苦离居”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闷与无奈。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对春日游玩的向往,也有对亲人离散与战乱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切感慨,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著处繁花务是日:描绘了清明节的繁华景象,表达出人们在这一天的欢愉心情。
  2. 长沙千人万人出:强调游人如织,场景热闹非凡。
  3. 渡头翠柳艳明眉: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柳树如同美人的眉毛。
  4. 争道朱蹄骄啮膝:描写骑马出游的场景,生动形象。
  5. 此都好游湘西寺:提到游玩目的地,表明对游玩的向往。
  6. 诸将亦自军中至:历史人物的引入,暗示战争与英雄情怀。
  7. 马援征行在眼前:马援是历史人物,象征征战与忠诚。
  8. 金镫下山红粉晚:夜晚归家,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9. 牙樯捩柁青楼远:青楼与游玩的关系,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10. 古时丧乱皆可知:回顾历史,思考过往的动荡。
  11. 人世悲欢暂相遣:强调人间的悲欢离合,转瞬即逝。
  12. 弟侄虽存不得书: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无法联系的遗憾。
  13. 干戈未息苦离居:战争未平,家离的苦楚。
  14. 逢迎少壮非吾道:对年轻人的交往态度。
  15. 况乃今朝更祓除:清明节的扫除,暗示对烦恼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翠柳艳明眉”,将自然景象与美人相联系。
  • 对仗:如“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展示诗歌的韵律美。
  • 排比:通过对比古今,展现历史的沧桑与人世的变化。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清明节的游玩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表现了人世间的无常与对亲情的思念,展现出深沉的悲悯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繁花:象征美好、生命的旺盛。
  • 翠柳: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希望。
  • 朱蹄:骑马出游的意象,表现出一种自由与奔放。
  • 湘西寺:象征精神寄托与游玩的地方。
  • 马援:历史人物,代表忠诚与英雄气概。
  • 金镫:象征温暖的归宿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清明》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马援”指的是?

    • A. 一位将领
    • B. 一种动物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乐器
  3. 诗中“古时丧乱皆可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历史的无知
    • B. 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 C. 对未来的憧憬
    • D. 对亲情的忽视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清明夜》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清明》与李白《清明夜》均描绘了清明节的场景,但杜甫更注重历史的思考与人世的悲欢,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刁遵墓志 减字木兰花(惜春词) 减字木兰花 其五 题何奕美小照 减字木兰花 凉棚 减字木兰花·戏题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庭梅初绽 减字木兰花 其三 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黄字旁的字 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陨殁 龍字旁的字 舍安就危 文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包含失的词语有哪些 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五黄六月 氏字旁的字 嘿夺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塞耳盗钟 一牛吼地 耳食之徒 酣鏖 祸生肘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