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2:10
望秦川
李颀
秦川朝望迥,
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
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
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
凄其霜露浓。
在清晨的秦川,我远望天空,景色开阔。
太阳正从东边的高峰升起。
远处和近处的山河都显得格外清晰,
绵延的城阙在晨光中显得厚重。
秋天的声音在千家万户中响起,竹子在风中沙沙作响,
寒冷的气息笼罩着五陵的松树。
旅客是否有归家的感叹,
凄凉的霜露在空气中弥漫。
作者介绍:李颀,唐代诗人,字梦得,号青溪,生于河南,后移居长安。他以五言诗著称,风格清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颀旅居长安期间,反映了他在一个秋日清晨对秦川的感慨,表达了他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归乡情绪的思考。
《望秦川》通过描绘一幅秋日清晨的自然图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开头两句以“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引入,表现了辽阔的秦川和旭日东升的壮丽场景,给人一种开阔而清新的感觉。第三、四句“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则进一步描写了山河的清晰与城阙的庄重,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随后,诗人用“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竹子与松树的对比,表现了秋季的凄凉与冷寂。最后两句“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了旅人对归家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描绘中融入了深沉的情感,令人倍感诗人的孤独与对故乡的眷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使人感受到一种孤独而又深刻的情感。
诗词测试:
《望秦川》的作者是?
“秋声万户竹”中的“万户”是指?
诗中提到的“五陵”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王维的诗更加关注兄弟情谊,而李颀则在自然景色中融入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