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垂老别》

时间: 2025-04-26 15:31:31

诗句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1:31

原文展示: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白话文翻译:

四周的战乱仍未平息,年老的我无法安宁。
子孙们都在战斗中阵亡,独自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扔掉拐杖走出门,同行的人都是辛酸的伴侣。
幸好我还有牙齿在,唯独为骨髓干枯而悲伤。
男子汉既然披上铠甲,长揖告别上官。
年老的妻子在路旁哭泣,寒冬中衣衫单薄。
谁知道这是真正的生死离别,更是让我心痛的寒冷。
这次出门必定不再归来,还听人劝我多吃点。
土门的墙壁坚固,杏园的道路也难以穿越。
局势与邺城下大为不同,纵然死去时也能宽慰。
人生有离合,难道能选择衰老的时刻。
回忆起年轻时光,归来时不禁长叹。
万国纷纷征戍,烽火遍布山岗。
尸体堆积草木都有腥味,流血的河流染成了红色。
何处才是乐土,怎敢再停留不前。
放弃蓬草的居所,心如刀割,肺肝俱碎。


注释:

  • 四郊:指周围的地方,这里特指战乱的环境。
  • 垂老:年纪已大,近于老年。
  • 子孙阵亡尽:指自己的后代都在战争中牺牲了。
  • 投杖:丢掉拐杖,象征着抛弃年老的象征,勇敢地走出去。
  • 长揖:向上官作长久的告别,表明对前途的未知。
  • 老妻卧路啼:描写老妻在路边哭泣,表现出悲伤的情感。
  • 土门壁甚坚:描绘坚固的城墙,暗示战争的残酷。
  • 积尸草木腥: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尸体与草木的腥臭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以深刻的社会关怀、悲悯的情怀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著称,被誉为“诗圣”。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亲历了安史之乱,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民苦难的关注。

创作背景:

《垂老别》创作于战乱不断的时期,杜甫面临着国家的动乱和个人的衰老,心中充满了对家国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家庭破碎、国家动荡的深切悲痛,以及对生死离别的沉重感受。


诗歌鉴赏:

《垂老别》是一首充满了悲痛与沉重感的诗,展现了杜甫在国家动荡、个人衰老时的复杂情感。全诗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抒发了诗人对家庭、国家、个人命运的思考。诗的开篇便以“四郊未宁静”引入,直接点出战乱的背景,随之而来的“垂老不得安”则暗示了年老的无奈与对安宁的渴望。接下来,诗人提到“子孙阵亡尽”,以至于生命的意义在此刻变得无比苍白。

杜甫用“投杖出门去”展现了他虽老却依然不屈的意志,然而“同行为辛酸”又流露出对同伴命运的同情与无奈。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老妻的描绘,深化了情感的层次,突显了战争对家庭的摧残与影响。

全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命运的叹息,诗人凭借对“离合”的思考,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痛苦。最后几句以“弃绝蓬室居”结束,象征着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彻底告别,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绝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杜甫深邃的思想与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四郊未宁静:描述了周围环境的战乱不息,心中充满忧虑。
  2. 垂老不得安:年迈的身体无法得到安宁,暗示身心俱疲。
  3. 子孙阵亡尽:子孙在战斗中牺牲,表达了对家庭的失落感。
  4. 焉用身独完:独自生存的意义何在,体现了孤独与无助。
  5. 投杖出门去:象征放下拐杖,带着勇气走出去。
  6. 同行为辛酸:同行的都是受苦的人,暗示深沉的同情。
  7. 幸有牙齿存:虽然年老,但仍有生存的希望。
  8. 所悲骨髓干:内心的悲痛和对生命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修辞,如“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比喻:将战乱比作生死离别,深化了情感的表达。
  • 排比:多次使用排比句式,增强语气的力度,如“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衰老与国家的动乱,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与对家庭的深切怀念,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深重苦难与人间的悲凉。诗中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展现了杜甫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四郊:象征战乱的环境,代表着不安的外部世界。
  • 子孙:家庭的延续,代表着希望与责任。
  • 拐杖:象征衰老与依赖,表现出对生命的无奈。
  • 老妻:代表着家庭的温暖与悲伤。
  • 土门:象征坚固的防御,暗示战争的惨烈。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子孙阵亡尽”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失落,也反映了国家的危机;而“弃绝蓬室居”则象征着对昔日安宁生活的绝望与抛弃,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历史反思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子孙阵亡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战争的无所谓
    B. 对家庭的失落和悲痛
    C. 对国家的自豪

  2. 杜甫在诗中用“投杖出门”来象征什么? A. 绝望
    B. 勇敢面对生活
    C. 无法行动

  3. 诗中“岁暮衣裳单”描绘了什么样的情境? A. 生活的富裕
    B. 战争带来的贫困与寒冷
    C. 秋天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琵琶行》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杜甫的《垂老别》更加沉重与沉思,李白的诗中充满豪情与乐观,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悲剧,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全集》
  • 《唐代诗人研究》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杜甫的生平与创作,以及唐代诗歌的整体风格与特征。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初夏即景 澄江登君山 访僧田舍 感事六首 其一 雷雪行二首 其一 谒康陵 感事六首 裘葛行 雷雪行二首 漷县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故作高深 兀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包含敢的成语 河斜月落 鬥字旁的字 遐迩知名 唐风 湮坠无闻 沪上 包含坑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猥僻 风馨 卤字旁的字 浮桑 污七八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