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5:07
洞彻琉璃蔽,威纡屈膝回。
锦中云母列,霞上织成开。
山水含春动,神仙倒景来。
修身兼竭节,谁识作铭才。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澈明亮、色彩斑斓的世界,像琉璃一样的透明,弯曲的姿态显得威武而柔和。锦缎上,云母的光泽整齐排列,像是霞光中的织物绽放开来。山水在春意盎然中荡漾,仿佛神仙的倒影也随之而来。修身和节操的追求,究竟有谁能够辨别出我这样的才华呢?
该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意象和表达方式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美和个人修养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雅士的崇尚。
李峤,唐代诗人,字常之,号高岑,出生于今陕西省。他以诗歌和文章闻名,尤其以五言绝句见长。李峤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该诗创作于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诗人在此背景下,借助自然景色抒发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反映出文人对于内心追求和外部世界的深刻观察。
李峤的《屏》是一首表现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诗作。诗中通过清晰的意象描绘了一个色彩斑斓、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热爱。首句“洞彻琉璃蔽”以琉璃的透明感引入,营造出清新、明亮的氛围;接着的“威纡屈膝回”则通过形象化的比喻,表现出一种柔和而又威严的气质,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冲击。
中间两句“锦中云母列,霞上织成开”通过精致的细节描绘出自然的绚丽与华美,诗人用云母与霞光的意象,传达了对生活美好的期盼和感悟。而后两句“山水含春动,神仙倒景来”则将自然的动感与神秘的幻想结合,仿佛山水间流动着仙人的影子,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境界。
最后的“修身兼竭节,谁识作铭才”则是诗人的自省与感慨,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无奈与对世人的质疑。这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思,增加了诗的深度和思考的厚度,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整首诗在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之间找到了平衡,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身修养的坚持,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人评价的无奈与思考。诗人将自然美与自身修养结合,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内心理想的追求。
选择题:李峤的《屏》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填空题:诗中“修身兼竭节,谁识作___才”中的“铭”字意味着什么?
判断题:该诗中没有涉及任何自然元素。(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