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3:18
熊
作者: 李峤 〔唐代〕
导洛宜阳右,乘春别馆前。
昭仪忠汉日,太傅翊周年。
列射三侯满,兴师七步旋。
莫言舒紫褥,犹异饮清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时分,来到洛阳的别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历史的厚重。诗中提到的昭仪和太傅,指的是忠诚而智慧的人物。列射和兴师则暗示了战争和征伐的景象。最后一句则强调了即使是舒适的环境,也不如饮用清泉那样令人心旷神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峤(约708年-765年),字君亮,号山水,唐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其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国家强盛,文化繁荣,诗人借春天之美与历史人物的荣耀,传达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
李峤的《熊》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与历史人物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追思。开头的“导洛宜阳右”,点明了地理位置,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昭仪忠汉日,太傅翊周年”,暗示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与怀念,表露出对忠诚与智慧的钦佩。
在描写战争与士兵时,诗人用“列射三侯满,兴师七步旋”展现出一种紧张而又壮丽的景象,透过这几句,读者仿佛能看到战士们整装待发,准备迎接挑战。最后一句“莫言舒紫褥,犹异饮清泉”则引人深思,诗人似乎在说,即使生活再奢华,也不及自然的清新甘泉,这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大自然的热爱,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交错中,构建了一幅春天与历史交融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历史的厚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与对历史人物的尊重,表达了诗人对奢华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简单、纯真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峤的《熊》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昭仪”主要象征什么?
A) 战争
B) 忠诚与智慧
C) 财富
D) 忍耐
“莫言舒紫褥,犹异饮清泉”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A) 对奢华生活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历史的怀念
D) 对战争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和李峤的《熊》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李峤更强调历史的厚重与人生的哲理,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与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