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东西京二绝 其二》

时间: 2025-04-26 22:05:41

诗句

犀箸金槃不暇尝,更须石上捣黄粱。

数钱未免河东旧,不识前朝大练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5:41

原文展示:

犀箸金槃不暇尝,更须石上捣黄粱。
数钱未免河东旧,不识前朝大练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奢华生活的冷漠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中提到的“犀箸金槃”象征着奢华的饮食,但连这都无法尝到,接着提到需要在石头上捣黄粱,意指必须经历艰辛才能获得美好的理想。“数钱”指的是对金钱的操心,而“河东旧”则暗示着过去的困扰,最后一句提到的“大练光”则是对更高层次理想的渴望。

注释:

  • 犀箸:用犀牛角制成的筷子,象征奢侈。
  • 金槃:金制的盘子,表示珍贵的食物。
  • 石上捣黄粱:出自《庄子》,意指在艰苦条件下追求理想。
  • 河东:古代指代山西一带,常用来比喻困境。
  • 大练光:指的是前朝的辉煌,象征理想和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由,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词、文闻名,作品多以豪放、洒脱著称,涉及哲学、政治等多方面。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个人的体验,反映了对奢华生活的冷淡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内涵,展现了苏辙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开头的“犀箸金槃不暇尝”,强调了奢华生活的虚无和无意义,更是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漠视。而“更须石上捣黄粱”则暗示着理想的达成需要艰苦奋斗,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接下来的“数钱未免河东旧”,表达了金钱的追求无法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可能使人陷入旧有的困境。最后一句“不识前朝大练光”,则是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与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犀箸金槃不暇尝:奢华的筷子和金盘连尝都没有时间,表达了对奢华的无奈。
  2. 更须石上捣黄粱:需在困难的环境中努力追求理想,表现了奋斗不息的精神。
  3. 数钱未免河东旧:对金钱的焦虑和对过去困扰的反思,体现了对现实的无奈。
  4. 不识前朝大练光:对过去辉煌的向往,强调了对理想和成就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犀箸金槃”与“石上捣黄粱”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意。
  • 隐喻:将奢侈与理想的追求进行隐喻,传达出深刻的社会观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物质生活的冷漠和对理想追求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 犀箸:奢华与虚荣的象征。
  • 金槃:象征着物质财富。
  • 石上捣黄粱:艰难的奋斗过程,理想的实现。
  • 河东:过去的困扰,现实的压迫。
  • 大练光:辉煌的理想与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犀箸金槃”中的“犀箸”象征什么? A. 奢侈
    B. 知识
    C. 爱情

  2. “石上捣黄粱”意指? A. 享乐
    B. 艰苦奋斗
    C. 梦想

  3. 诗中的“河东”指代的是? A. 一种理想
    B. 过去的困扰
    C. 美好的未来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苏辙的《东西京二绝》更侧重于对现实的思考,而苏轼的作品则更倾向于对理想与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思想深度和情感丰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与苏辙的文学关系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详解》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留别关东旧游 春题 伏牛山 过昌利观有怀 圣灯 口号 嘲赵璘 赠无表禅师 好客 登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因循坐误 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魚字旁的字 瑰称 小词 包含意的词语有哪些 平入平出 绵纸 衣字旁的字 甘口 通幽洞冥 包含瞭的词语有哪些 唯食忘忧 东扶西倒 田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燕舞莺啼 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