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5:41
犀箸金槃不暇尝,更须石上捣黄粱。
数钱未免河东旧,不识前朝大练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奢华生活的冷漠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中提到的“犀箸金槃”象征着奢华的饮食,但连这都无法尝到,接着提到需要在石头上捣黄粱,意指必须经历艰辛才能获得美好的理想。“数钱”指的是对金钱的操心,而“河东旧”则暗示着过去的困扰,最后一句提到的“大练光”则是对更高层次理想的渴望。
苏辙,字子由,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词、文闻名,作品多以豪放、洒脱著称,涉及哲学、政治等多方面。
此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个人的体验,反映了对奢华生活的冷淡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内涵,展现了苏辙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开头的“犀箸金槃不暇尝”,强调了奢华生活的虚无和无意义,更是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漠视。而“更须石上捣黄粱”则暗示着理想的达成需要艰苦奋斗,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接下来的“数钱未免河东旧”,表达了金钱的追求无法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可能使人陷入旧有的困境。最后一句“不识前朝大练光”,则是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与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物质生活的冷漠和对理想追求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
“犀箸金槃”中的“犀箸”象征什么?
A. 奢侈
B. 知识
C. 爱情
“石上捣黄粱”意指?
A. 享乐
B. 艰苦奋斗
C. 梦想
诗中的“河东”指代的是?
A. 一种理想
B. 过去的困扰
C. 美好的未来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苏辙的《东西京二绝》更侧重于对现实的思考,而苏轼的作品则更倾向于对理想与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思想深度和情感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