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石芝》

时间: 2025-05-15 07:27:24

诗句

鸡鸣东海朝日新,光蒙洲岛雾雨匀。

一曦石上遍生耳,幽子自食无来宾。

寄书乞取久未许,箬笼蕉囊海神户。

一掬谁令堕我前,无为知我超诸数。

此身不愿清庙瑚,但愿归去随樵苏。

龟龙百岁岂知道,养气千息存其胡。

尘中学仙定难脱,梦里食芝空酷烈。

中山军府得安闲,更试朝霞磨镜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7:27:24

诗词名称: 次韵石芝

作者: 苏辙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鸡鸣东海朝日新,光蒙洲岛雾雨匀。
一曦石上遍生耳,幽子自食无来宾。
寄书乞取久未许,箬笼蕉囊海神户。
一掬谁令堕我前,无为知我超诸数。
此身不愿清庙瑚,但愿归去随樵苏。
龟龙百岁岂知道,养气千息存其胡。
尘中学仙定难脱,梦里食芝空酷烈。
中山军府得安闲,更试朝霞磨镜铁。

白话文翻译:

鸡鸣时分,东海的朝阳初升,光辉笼罩着洲岛,雾气与细雨交融。一缕晨曦洒在石头上,耳边响起生机勃勃的声音,孤独的我自给自足,无需他人来访。寄去书信请求索取,长久以来未曾得到回应,竹笼和香蕉囊藏着海神的门口。是谁将这杯水洒在我面前,何必知道我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这身不愿在清庙中受供奉,只想归去,随同樵夫苏子而行。龟龙活百岁又有何用,养气千息又能存什么呢。尘世中想要学得仙术,实在难以脱身,梦中食芝也只是空虚的奢望。中山的军府安稳自在,试试看朝霞下磨亮镜子。

注释:

  • 鸡鸣: 指清晨的鸟鸣,象征新的一天的开始。
  • 东海: 泛指东边的海洋,具有广阔的象征意义。
  • : 指晨光,表示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 幽子: 指诗人自己,表明孤独的状态。
  • 箬笼: 用竹叶编成的笼子,通常用来装东西。
  • 樵苏: 樵夫苏子,指随同樵夫回归自然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苏轼之弟。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辙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低谷,内心感到孤独与无奈,渴望归隐自然,以逃避世俗的烦恼。

诗歌鉴赏:

《次韵石芝》以清晨的海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描绘早晨的景象,展现了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意境,并与自己的内心感受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面对孤独时,表现出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不依赖他人,体现了一种独立的人生态度。对“学仙”的渴望和“尘中难脱”的无奈,传达出对现实的反思与追求自由的渴望。同时,诗中所提到的“清庙瑚”和“樵苏”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希望归隐田园、追求简单生活的理想,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鸡鸣东海朝日新”——描绘清晨的美景,象征新的开始。
    2. “光蒙洲岛雾雨匀”——光线与雾雨相交融,营造出朦胧的自然美。
    3. “一曦石上遍生耳”——晨曦洒落,生机勃勃的景象。
    4. “幽子自食无来宾”——孤独的我自得其乐,无需他人来访。
    5. “寄书乞取久未许”——表达对外界沟通的渴望却未果。
    6. “箬笼蕉囊海神户”——象征自然的包容与宁静。
    7. “一掬谁令堕我前”——探讨自我与外界的关系。
    8. “无为知我超诸数”——超越世俗的束缚。
    9. “此身不愿清庙瑚”——不愿被束缚于名利。
    10. “但愿归去随樵苏”——渴望归隐自然,追求自由。
    11. “龟龙百岁岂知道”——长寿又如何,生命的真义在于内心的宁静。
    12. “养气千息存其胡”——强调内心的平和。
    13. “尘中学仙定难脱”——在尘世中追求仙道是困难的。
    14. “梦里食芝空酷烈”——梦中的追求只是空虚的幻想。
    15. “中山军府得安闲”——在军府中寻求安宁。
  •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通过自然景象比拟人生的态度和境遇,如“鸡鸣”象征新的开始。
    • 对仗: 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 “樵苏”象征着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及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鸡鸣: 早晨的象征,代表新的开始。
  • 东海: 广阔与自由的象征。
  • 石上: 表达坚韧与自然的结合。
  • 樵苏: 归隐田园,追求宁静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鸡鸣”象征什么?
    A. 夜晚的结束
    B. 新的一天开始
    C. 闹钟声
    答案: B

  2. 诗人希望归隐自然的原因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渴望自由与宁静
    C. 寻找朋友
    答案: B

  3. 诗中“尘中学仙定难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现实的无奈与厌倦
    C. 对仙人生活的憧憬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 陶渊明的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归园田居》: 同样描绘归隐自然的主题。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苏辙的《次韵石芝》,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但苏轼的诗更强调哲理,而苏辙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史上·申屠嘉 咏史下·诸葛孔明八首 七夕 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 孟子·有物有则 读史 其五 咏史上·邴原 读史八首 咏史上·袁绍 挽苍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广字头的字 包含暑的成语 鞍马劳神 穷搜博采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齿字旁的字 昼盲 小家数 扫难 积草屯粮 听开头的成语 彻头彻尾 纸被 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隹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两淮 良工不示人以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