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史下·诸葛孔明八首》

时间: 2025-05-12 07:57:49

诗句

关羽不能当一面,魏延何敢比淮阴。

流星只缓身徂落,一木终能作邓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57:49

原文展示:

咏史下·诸葛孔明八首 陈普 〔宋代〕 关羽不能当一面,魏延何敢比淮阴。 流星只缓身徂落,一木终能作邓林。

白话文翻译:

关羽无法独当一面,魏延怎敢与淮阴侯相比。 流星只是缓缓坠落,一根木头最终也能成为邓林。

注释:

字词注释:

  • 关羽: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此处指其虽勇猛但未能独立成事。
  • 魏延:蜀汉将领,此处指其才能不足以与淮阴侯韩信相比。
  • 淮阴:指淮阴侯韩信,汉初名将,以智勇双全著称。
  • 流星:比喻短暂而辉煌的事物或人物。
  • 徂落:坠落。
  • 邓林:古代神话中的大树林,比喻巨大的成就或影响。

典故解析:

  • 关羽与魏延的比较:关羽虽勇猛,但在历史上有过失荆州之败,未能独立成事;魏延虽有才,但与韩信相比,其成就和影响力远不及。
  • 流星与邓林:流星象征短暂而辉煌的事物,邓林则象征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两者形成对比,表达了即使是最微小的力量,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咏史抒怀为主,善于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普咏史系列中的一首,通过对历史人物关羽和魏延的评价,以及流星和邓林的比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自己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关羽和魏延的比较,以及流星和邓林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自己理想的追求。诗中,“关羽不能当一面”和“魏延何敢比淮阴”两句,直接对比了两位历史人物的能力和成就,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评价。后两句“流星只缓身徂落,一木终能作邓林”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即使是最微小的力量,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寓意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关羽不能当一面”:直接指出关羽虽勇猛,但未能独立成事。
  • 第二句“魏延何敢比淮阴”:通过对比魏延和韩信,指出魏延的才能不足以与韩信相比。
  • 第三句“流星只缓身徂落”:用流星比喻短暂而辉煌的事物。
  • 第四句“一木终能作邓林”:用邓林比喻巨大的成就或影响,表达了即使是最微小的力量,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关羽和魏延的对比,以及流星和邓林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比喻:用流星和邓林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强调了即使是最微小的力量,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星:象征短暂而辉煌的事物。
  • 邓林:象征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关羽”和“魏延”分别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A. 三国时期 B. 唐朝 C. 宋朝 答案:A

  2. 诗中的“淮阴”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韩信 B. 刘邦 C. 项羽 答案:A

  3. 诗中的“邓林”象征什么? A. 巨大的成就 B. 短暂的辉煌 C. 微小的力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咏史下·诸葛孔明八首》其他七首
  • 其他宋代咏史诗

诗词对比:

  • 与唐代咏史诗对比,分析不同朝代咏史诗的风格和特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 金缕曲·慰西溟 疏影·芭蕉 菩萨蛮·飘蓬只逐惊飙转 点绛唇·小院新凉 好事近·马首望青山 天仙子·月落城乌啼未了 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了千当 喜闻乐见 包含水的成语 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张老乐 梓漆 瓜字旁的字 怎价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乐世 祖王父 羚羊挂角 靑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附耳低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