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23:5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23:51:59
作者: 苏辙 〔宋代〕
内治隆三世,尊临极九年。
神孙克负荷,大业付安全。
有道华夷靖,无心怨恶悛。
和熹盛东汉,从此不称贤。
这首诗表达了对太皇太后的怀念与敬仰。诗中提到,国家在她的治理下繁荣昌盛,尊贵的地位维持了九年。她的子孙能够继承她的伟业,国家的安定得以保障。诗人认为,有道之治使得中外平和,无人心中怀怨恨与恶念。东汉时期的和睦繁荣,使得后来的贤人难以再现。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诗人、哲学家、政治家,与其兄苏轼齐名。苏辙擅长诗词,风格清新,思想深邃。
该诗创作于太皇太后去世之际,表达了对她的追悼与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统治者的敬重与怀念,诗中不仅有对她一生功绩的总结,也有对未来的感慨。
这首挽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太皇太后在位期间的卓越治国才能。开篇以“内治隆三世,尊临极九年”来描绘她的治国成就,说明在她的治理下,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得以延续。她的治理使得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子孙能够承载她的遗志,体现出家族与国家的紧密联系。
诗中提到的“有道华夷靖”则突显出太皇太后在处理外部关系上的智慧与能力,展现了她作为女性领导者的非凡气质。接下来的“无心怨恶悛”更是对她治理理念的高度概括,强调了她所追求的和谐社会。
最后的“和熹盛东汉,从此不称贤”则有些许悲凉,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对当下贤人的缺乏的感叹。整首诗在缅怀中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展示了太皇太后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内治隆三世,尊临极九年。
表达了太皇太后治理国家的能力,使国家繁荣昌盛,尊贵的地位持续了九年。
神孙克负荷,大业付安全。
她的子孙能够承载她的伟业,国家得以安定,象征着治理的延续。
有道华夷靖,无心怨恶悛。
说明在她的治理下,国家内外和谐,没有怨恨与恶意的存在,反映出她的高尚品德。
和熹盛东汉,从此不称贤。
对于未来的忧虑,感叹后来的贤人难以再现,带有对历史的反思。
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表现力。比如“内治隆三世,尊临极九年”对仗工整,表达了对太皇太后功绩的高度赞美。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太皇太后治理才能的怀念与赞美,同时也在感叹历史变迁中贤人的稀缺,反映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忧虑。
诗中提到太皇太后治理了多少年?
A. 三年
B. 六年
C. 九年
诗中“无心怨恶悛”指的是什么?
A. 人心和谐
B. 政治动荡
C. 战争频繁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对太皇太后的怀念与赞美
C. 描述战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