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吉州通判赵德辉上印赴阙》

时间: 2025-07-12 23:18:24

诗句

太守九秋霜,通守三春风。

太守镜照胆,通守渊涵空。

古来人才在寒士,皇家人才在宗子。

君看二赵作庐陵,宽猛晦明两相济。

太守已乘八使车,通守合分五马符。

行看二赵俱法从,老夫别献中和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3:18:24

原文展示

送吉州通判赵德辉上印赴阙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太守九秋霜,通守三春风。
太守镜照胆,通守渊涵空。
古来人才在寒士,皇家人才在宗子。
君看二赵作庐陵,宽猛晦明两相济。
太守已乘八使车,通守合分五马符。
行看二赵俱法从,老夫别献中和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太守在九秋的霜冷中显得威严,通判则如春风般温和;
太守如同镜子一般照见内心的胆略,通判则深邃如渊,包容而空灵。
古往今来,真正的人才出自寒士,而皇家的人才多出自宗室;
你看看这两位赵氏(德辉和另一位),他们共同在庐陵治理,宽厚与严厉、明亮与深邃两者兼具。
太守已经乘坐着八头马的车,通判则分乘五匹马;
等到他们二人一起出行时,老夫我献上中和的颂歌来祝福他们。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秋霜:指秋天霜降时节,象征威严和冷酷。
  • 三春风:指春天的温暖,象征通判的和善与宽厚。
  • 镜照胆:比喻太守的品德和气魄,如镜子般清晰可见。
  • 渊涵空:形容通判的深邃与包容。
  • 寒士:指地位低微但有才华的人。
  • 宗子:指皇族的子弟,通常是被看重的。
  • 中和颂:一种温和谐的赞美之词。

典故解析

  • 庐陵:指的是赵德辉所治理的地方,庐陵是历史上著名的人才辈出之地。
  • 八使车和五马符:古代官员出行的车马配置,象征权力和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公元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郎,晚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注重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送别赵德辉上任吉州通判之际,反映了当时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对即将上任的同僚的祝福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太守和通判的对比,展现了两位官员的不同风格与品德。诗人以“九秋霜”与“三春风”来形容两人,暗示太守的威严与通判的温和,体现出他们各自的管理风格与个性。这种对比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两位官员的不同,也让人思考在政治中,威严与宽厚的平衡是多么重要。

接下来的比喻“镜照胆”和“渊涵空”则进一步深化了两位官员的内在品质,太守的果敢与通判的深邃相得益彰,展现出理想官员的多元特质。诗中提到的“古来人才在寒士,皇家人才在宗子”则揭示了社会对人才的不同看法,强调了真正的才华往往出自平民,而非高门大户。

最后,诗人用“老夫别献中和颂”表达了对二赵的祝福,既是对他们未来工作的期待,也是对他们的认可与尊重。这种中和的态度,正是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守九秋霜,通守三春风。
    比较太守和通守,前者威严,后者和善。

  2. 太守镜照胆,通守渊涵空。
    太守的内心如镜子般清晰,通守则深邃而包容。

  3. 古来人才在寒士,皇家人才在宗子。
    论及人才的出身,真正的才华往往出自贫寒之士。

  4. 君看二赵作庐陵,宽猛晦明两相济。
    赞美赵德辉与另一位赵氏的治理风格,宽厚与严厉兼具。

  5. 太守已乘八使车,通守合分五马符。
    描述二位官员的出行配置,象征权力。

  6. 行看二赵俱法从,老夫别献中和颂。
    表达对二位官员未来工作的祝福。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太守与通判的比较,突显两者的不同特质。
  • 比喻:如“镜照胆”与“渊涵空”,生动形象地表现个性。
  • 象征:车马的配置象征着官职的权力和地位。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人才的珍视,对官员的品德与能力的重视,表达了对理想治理的期待和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冷酷与威严。
  • 春风:象征温暖与和善。
  • 镜子:象征内心的明晰与自省。
  • 深渊:象征包容与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太守”与“通守”分别象征什么? A. 冷酷与温暖
    B. 贫民与贵族
    C. 智慧与愚笨

  2. 诗中提到的“寒士”指的是?
    A. 官员
    B. 贫穷有才华的人
    C. 皇族子弟

  3. “老夫别献中和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祝福
    C.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王之涣)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本诗在表达对官员的期待与社会责任感上有相似之处,杜甫的诗更加忧国忧民,而杨万里的诗则更多体现个人情感与祝福。
  •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同样是送别诗,但侧重于朋友间的情谊与离别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全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题云岩)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和前人韵 玉楼春 菩萨蛮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减字木兰花·盈盈泪眼 玉楼春 其七 用韵呈仲洽 新荷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坚强不屈 咕囔 善闭无关楗 秉开头的成语 包含墒的词语有哪些 饭来张口 絶症 盘涧 包含纪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抔土巨壑 随身 肤粟股栗 反文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木字旁的字 哪咤 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