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金山妙高堂》

时间: 2025-04-26 21:39:58

诗句

金山未到时,羡渠奄有万里之长江。

金山既到子,长江不见只见千步廊。

老夫平生不奈事,点检风光难可意。

老僧觉我见睫眉,引入妙高台上嬉。

不知老僧有妙手,卷舒江山在怀袖。

挂上西窗方丈间,长江浮在炉烟端。

长江南边千万山,一时飞入两眼寒。

最爱檐前绝奇处,江心巉然景纯墓。

僧言道许乃浪傅,龙宫特书珠贝编。

初云谢灵运爱山如爱命,掇取天台鴈荡怪石头,叠作假山立中流。

又云王逸少草圣入神妙,天赐琉璃笔格玉砚屏,仍将大江作陶泓。

老夫闻二说,沉吟未能决。

长年抵死催上船,徘徊欲去空茫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9:58

原文展示

题金山妙高堂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金山未到时,羡渠奄有万里之长江。
金山既到子,长江不见只见千步廊。
老夫平生不奈事,点检风光难可意。
老僧觉我见睫眉,引入妙高台上嬉。
不知老僧有妙手,卷舒江山在怀袖。
挂上西窗方丈间,长江浮在炉烟端。
长江南边千万山,一时飞入两眼寒。
最爱檐前绝奇处,江心巉然景纯墓。
僧言道许乃浪傅,龙宫特书珠贝编。
初云谢灵运爱山如爱命,掇取天台鴈荡怪石头,
叠作假山立中流。
又云王逸少草圣入神妙,
天赐琉璃笔格玉砚屏,仍将大江作陶泓。
老夫闻二说,沉吟未能决。
长年抵死催上船,徘徊欲去空茫然。

白话文翻译

在金山还没到达的时候,我羡慕你拥有万里长江的景色。待到金山来临,长江却隐没,只见到千步的长廊。老夫一生不知该如何,细细品味风光实在难以尽兴。老僧似乎看出我心中所想,便带我上妙高台嬉戏游玩。我不知道老僧有如此高超的技艺,能将江山的景色尽收于袖中。将长江的景色挂在西窗间,仿佛长江浮动在炉烟之上。长江南边的万千山峦,瞬间映入我的眼帘,令人心寒。最让我喜爱的是檐前那绝妙的景致,江心巉然耸立的奇观宛如墓碑。僧人说这是浪傅的作品,龙宫特意书写的珠贝编。听说谢灵运爱山如命,采集天台的奇石,堆砌成假山立于中央。王逸少草圣的艺术更是神妙,天赐琉璃笔、格玉砚,依旧将大江当作陶泓。听闻这两种说法,我深思却难以决断。长年来我不停地催船出发,却在此徘徊,心中茫然无措。

注释

  • 金山:指的是金山妙高堂所在的地方,意指美丽的自然景色。
  • 万里长江:象征广阔的自然景观。
  • 千步廊:形容长廊的延伸与景色的悠长。
  • 老僧:指代道理深邃的高僧。
  • 妙高台:指高处的观景台,是欣赏自然的好去处。
  • 龙宫:传说中的海底宫殿,象征神秘的艺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且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览金山妙高堂时,旨在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思考。诗中通过对金山和长江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彷徨与对人生的思索。

诗歌鉴赏

《题金山妙高堂》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的诗作。诗中开头两句,诗人以金山与长江为引子,展示出广阔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壮丽山河的向往。而后,随着金山的到来,长江的隐没,诗人却感到了一种失落和迷惘。这种矛盾的情感在接下来的描写中愈发明显,诗人对风光的品味,似乎总是难以满足。老僧的出现让诗人得到了些许慰藉,带他上高台观景,然而那种对美的追求,却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

在整首诗的最后,诗人以“长年抵死催上船,徘徊欲去空茫然”作为结尾,表现出一种对生活方向的迷茫和无奈。诗的语言朴素而富有生活气息,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金山妙高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展现了杨万里诗作的深度与广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山未到时,羡渠奄有万里之长江。

    • 诗人未到金山时,羡慕那拥有万里长江般壮观的景象。
  2. 金山既到子,长江不见只见千步廊。

    • 到达金山后,长江却隐没,只看到千步的长廊,反映出失落感。
  3. 老夫平生不奈事,点检风光难可意。

    • 诗人一生对许多事情无奈,细细品味风光却难以尽兴。
  4. 老僧觉我见睫眉,引入妙高台上嬉。

    • 老僧看出诗人的心思,便带他上高台玩耍。
  5. 不知老僧有妙手,卷舒江山在怀袖。

    • 诗人赞叹老僧的高超技艺,能将江山的美景尽收于袖中。
  6. 挂上西窗方丈间,长江浮在炉烟端。

    • 描绘长江的景色仿佛挂在窗前,融入炉烟中。
  7. 长江南边千万山,一时飞入两眼寒。

    • 长江南边的千山瞬间映入眼帘,令人感到寒意。
  8. 最爱檐前绝奇处,江心巉然景纯墓。

    • 诗人最喜欢檐前那绝妙的景致,江中巉峭的山石宛如古墓。
  9. 僧言道许乃浪傅,龙宫特书珠贝编。

    • 僧人提到这是浪傅的作品,象征神秘的艺术。
  10. 初云谢灵运爱山如爱命,掇取天台鴈荡怪石头,叠作假山立中流。

    • 赞美谢灵运对山的热爱,采集天台的奇石堆砌成假山。
  11. 又云王逸少草圣入神妙,天赐琉璃笔格玉砚屏,仍将大江作陶泓。

    • 提到王逸少的草书艺术,天赐的琉璃和玉砚,依旧将大江视作陶泓。
  12. 老夫闻二说,沉吟未能决。

    • 听闻这两种说法,诗人沉吟思考却难以决断。
  13. 长年抵死催上船,徘徊欲去空茫然。

    • 诗人长年催促上船出发,却在此徘徊,心中感到茫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山的美景比喻为可以卷入袖中的艺术,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提升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老僧似乎能感知诗人的心情,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金山与长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人生哲学的思考,体现了对美的追求与难以实现的迷茫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山: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观,代表着诗人理想中的美。
  • 长江:象征广袤的江河,代表着自然的壮丽与无限。
  • 老僧:象征智慧与高深的艺术追求,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老僧”象征着什么?

    • A. 年龄
    • B. 智慧
    • C. 学问
  3. 诗人对金山的态度是?

    • A. 喜欢
    • B. 失落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宋代
  2. B. 智慧
  3. B.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诗作,描绘了高处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主题与《题金山妙高堂》相似。
  • 《早发白帝城》:李白的名作,同样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题金山妙高堂》与《江雪》:两者都描绘了江河山川的美,但《江雪》更偏向于孤独与沉静的情感,而《题金山妙高堂》则表现出对美景的向往与人生的迷茫。

参考资料

  • 《杨万里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客途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减字木兰花 漫成二阕 其一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其五 羁所七忆 减字木兰花 右初三日艮偶兑 减字木兰花·全真门户 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义辞 亡泯 長字旁的字 梭天摸地 包含赈的词语有哪些 送抱推襟 以己养养鸟 出言无状 曰字旁的字 沾沾自喜 缋藻 贵无常尊 反文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猴皮筋儿 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