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1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8:28
三世一切佛,同入这窠窟。
衲僧唤作辽天鹘。
这一切佛,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都聚集在这个窠窟之中。
僧人称它为辽天鹘(辽阔的天空中的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释进英,宋代僧人,因其在佛学、诗词上的造诣而闻名。其诗作多反映佛教思想,兼具哲理和自然美。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正值佛教在社会上影响力较强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修行境界的向往。
《偈三首》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佛教哲理。诗的开头“三世一切佛”,以时间为线索,强调了佛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暗示无论时间如何变化,佛法始终存在。紧接着的“同入这窠窟”,则引导读者思考修行的场所和内心的追求,窠窟表面上看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实际上却是一个可以让心灵归属的境地。最后一句“衲僧唤作辽天鹘”,将修行的理想与辽阔的天空相结合,鹘在此不仅是一种鸟类的象征,更是对高远境界的追求,突出了修行者的心志和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短短数句中,融合了时间、空间和精神追求的元素,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佛法的领悟。诗歌的简练与深刻,使得每个字句都充满了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佛教哲理的传达,强调时间的永恒性和内心的追求,展现了修行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增添了其文化内涵,反映了佛教的哲学思想。
诗词测试:
“三世一切佛”中的“三世”指的是哪些时间?
“窠窟”在诗中象征什么?
“辽天鹘”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释进英的《偈三首》和王维的《鹿柴》,两者均涉及自然与内心的关系,但释进英更侧重于佛教哲理,而王维则融合了道教元素,展现出不同的哲学视角。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