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6:17
君家大令书盈纸,笔势翩翩趣多媚。
虽云沓拖如少年,岂至拘挛同饿隶。
会稽七子五知名,此公风概尤超诣。
太极琁题犹重书,一时凛凛标英气。
半袖精裓众争求,数幅新裙世犹贵。
当时亲遇得已难,况复传今仅千岁。
龙珠归浦剑还津,此帖君藏真得地。
才披尺许目增明,鸾跂鸿惊欲飞逝。
硬黄响拓若传吾,完璧摹刊愿垂世。
你家所藏的王羲之的《兰亭序》字迹满纸,笔势轻盈飘逸,趣味十足。虽然说字迹洒脱如同年轻人,但怎么能拘谨得像受尽饥饿的奴隶呢?会稽的七个才子中,有五个是闻名的,而这位的风格气概尤其出众。太极的题字仍旧显得分外珍贵,那个时代的气韵非凡,令人敬畏。半袖的精美衣裳,大家都在争相求购,而那几幅新的裙子仍然很贵重。当初见面的时候能够得到这样的作品实属不易,更何况传到现在已近千年。龙珠归浦,剑归津,这件帖子的收藏真是得天独厚。刚打开一尺多的书卷,目光立刻明亮,仿佛鸾鸟展翅,鸿雁欲飞。那坚硬的黄纸上拓印的笔迹如同传世之作,完美的摹写,愿能留传于世。
黄伯思,字宗道,号澹然,宋代书法家和诗人,擅长行书与楷书,尤其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古人书法的敬仰,力求在继承与创新中寻求个人风格。
此诗是黄伯思对王羲之《兰亭序》的赞美,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崇敬以及对收藏者的钦佩之情。创作于宋代,正值书法艺术的繁荣时期,诗人通过写作来传达对书法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题河南王氏所藏子敬帖》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了黄伯思对王羲之书法的崇高敬意。诗中通过对《兰亭序》字迹的描绘,传达出一种书法艺术的优雅与魅力。诗的开头便以“君家大令书盈纸”引入,直接揭示了书法作品的珍贵性与艺术价值。
接着,黄伯思通过对比,强调了书法的洒脱与自由,反对那种拘谨的风格,表达了对王羲之作品的理解与欣赏。对会稽七子的提及,不仅引入了历史文化背景,也为王羲之的地位提供了更为深厚的支撑。诗中提到的“当时亲遇得已难”,强调了书法作品的稀缺性,增添了作品的珍贵感。
最后,诗人以“龙珠归浦剑还津”结束,意在强调这件作品的归属和收藏的珍贵,展现出一种对文化遗产的珍视态度。整首诗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赞美,更是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黄伯思作为书法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王羲之书法的推崇与对文化遗产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敬意。同时,反映了对古代书法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诗中提到的“会稽七子”指的是哪类人?
A. 书法家
B. 诗人
C. 画家
诗中“龙珠归浦”比喻什么?
A. 书法的流传
B. 珍贵作品的归属
C. 书法的创作过程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书法的批评
B. 对书法的推崇与珍视
C. 对诗人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