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巴南旅泊》

时间: 2025-04-23 16:05:38

诗句

巴山惨别魂,巴水彻荆门。

此地若重到,居人谁复存。

落帆红叶渡,驻马白云村。

却羡南飞雁,年年到故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05:38

原文展示:

巴山惨别魂,巴水彻荆门。此地若重到,居人谁复存。落帆红叶渡,驻马白云村。却羡南飞雁,年年到故园。

白话文翻译:

在巴山之地,离别之情令人心碎,巴水流经荆门。如果有一天能再次回到这里,居住的人还有谁在呢?船帆落下,红叶飘落在渡口,停马在白云缭绕的村庄。我却羡慕那些向南飞去的雁群,它们每年都能回到故园。

注释:

  • 巴山:指今四川盆地东部的山脉。
  • 巴水:指流经巴地的河流。
  • 荆门:地名,今湖北荆门市。
  • 红叶渡:指渡口,因秋季红叶飘落而得名。
  • 白云村:形容村庄高远,云雾缭绕。
  • 南飞雁:指每年秋季向南迁徙的雁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罗邺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旅途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巴山惨别魂”和“巴水彻荆门”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旅途的漫长。而“落帆红叶渡,驻马白云村”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最后两句“却羡南飞雁,年年到故园”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以及对雁群每年能回到故园的羡慕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巴山惨别魂”: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巴山成为了离别的象征。
  • “巴水彻荆门”:巴水流经荆门,象征旅途的漫长和艰辛。
  • “此地若重到,居人谁复存”: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故人的思念。
  • “落帆红叶渡,驻马白云村”: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
  • “却羡南飞雁,年年到故园”: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和对雁群的羡慕。

修辞手法:

  • 比喻:“巴山惨别魂”中,巴山被比喻为离别的痛苦。
  • 拟人:“巴水彻荆门”中,巴水被拟人化为流经荆门的旅者。
  • 对仗:“落帆红叶渡,驻马白云村”中,落帆与驻马,红叶渡与白云村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旅途的无奈。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巴山:离别的象征。
  • 巴水:旅途的象征。
  • 红叶渡:秋季的象征,离别的场景。
  • 白云村:高远、宁静的象征。
  • 南飞雁:故乡的象征,归乡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巴山惨别魂”中的“巴山”指的是什么? A. 四川盆地东部的山脉 B. 湖北的山脉 C. 云南的山脉 D. 贵州的山脉

  2. 诗中“却羡南飞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旅途的无奈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离别的痛苦 D. 对未来的不确定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罗邺的《巴南旅泊》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罗邺的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查询

酒德 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题项羽庙 送卢汀侍御归天德幕 初于洛中选 哭秘书包大监 答郭郎中 陪侍御叔游城南山墅 古兴 结交 羽林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帖子 积底儿 倒八字的字 触石决木 矢字旁的字 熏腐之余 缩小 雾兴云涌 群疑满腹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棋图 黍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推贤让能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情见乎辞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存结尾的成语 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