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水帘洞》

时间: 2025-05-21 01:06:30

诗句

乱泉飞下翠屏中,名共真珠巧缀同。

一片长垂今与古,

半山遥听水兼风。

虽无舒卷随人意,自有潺湲济物功。

每向暑天来往见,疑将仙子隔房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1:06:30

原文展示:

题水帘洞 罗邺 〔唐代〕

乱泉飞下翠屏中,名共真珠巧缀同。 一片长垂今与古,半山遥听水兼风。 虽无舒卷随人意,自有潺湲济物功。 每向暑天来往见,疑将仙子隔房栊。

白话文翻译:

许多泉水从翠绿的屏风中间飞泻而下,它们的名称与珍珠一样巧妙地缀连在一起。 一片水帘从古至今长长地垂挂着,站在半山腰远远地听着水声和风声。 虽然没有随人的意愿舒展和卷曲,但自有其滋润万物的功效。 每当夏天来临时,我都会看到这片水帘,仿佛仙子被隔在了房栊之外。

注释:

  • 乱泉:指众多的泉水。
  • 翠屏:形容山色如翠绿的屏风。
  • 真珠:即珍珠,这里比喻泉水的晶莹剔透。
  • 舒卷:指水帘随风舒展和卷曲。
  • 潺湲:形容水流声,这里指泉水滋润万物的作用。
  • 暑天:夏天。
  • 仙子:传说中的仙女,这里比喻水帘的美丽和神秘。
  • 房栊:窗户,这里指水帘隔绝了外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水帘洞的美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泉水的动态美和静态美,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罗邺游览水帘洞时所作,通过对水帘洞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水帘洞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泉水的动态美和静态美。首联以“乱泉飞下翠屏中”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泉水从翠绿的山间飞泻而下的壮观景象,比喻为“真珠巧缀同”,展现了泉水的晶莹剔透。颔联“一片长垂今与古”,通过时间的对比,强调了水帘的恒久不变,而“半山遥听水兼风”则通过听觉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意境。颈联“虽无舒卷随人意,自有潺湲济物功”,既表达了水帘的自然之美,又强调了其滋润万物的功效。尾联“每向暑天来往见,疑将仙子隔房栊”,通过寓言的手法,将水帘比作隔绝仙子的房栊,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乱泉飞下”和“真珠巧缀”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泉水的动态美和晶莹剔透的质感。
  • 颔联:通过“一片长垂”和“半山遥听”的描写,展现了水帘的恒久不变和听觉上的美感。
  • 颈联:通过“虽无舒卷”和“自有潺湲”的对比,强调了水帘的自然之美和滋润万物的功效。
  • 尾联:通过“每向暑天”和“疑将仙子”的描写,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和隐逸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真珠巧缀同”,将泉水比作珍珠,形象生动。
  • 拟人:如“虽无舒卷随人意”,赋予水帘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 对仗:如“一片长垂今与古,半山遥听水兼风”,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水帘洞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恒久不变和滋润万物的功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泉:众多的泉水,象征着自然的活力和动态美。
  • 翠屏:翠绿的山色,象征着自然的静态美和生机。
  • 真珠:晶莹剔透的珍珠,象征着泉水的纯净和美丽。
  • 潺湲:水流声,象征着泉水的滋润和生命力。
  • 仙子:传说中的仙女,象征着水帘的神秘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乱泉飞下翠屏中”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泉水从翠绿的山间飞泻而下 B. 泉水在翠绿的屏风上流淌 C. 泉水在翠绿的山间静止不动 D. 泉水在翠绿的屏风上飞溅

  2. 诗中“一片长垂今与古”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水帘从古至今长长地垂挂着 B. 水帘从古至今短小地垂挂着 C. 水帘从古至今断断续续地垂挂着 D. 水帘从古至今不规则地垂挂着

  3. 诗中“虽无舒卷随人意”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水帘随人的意愿舒展和卷曲 B. 水帘不随人的意愿舒展和卷曲 C. 水帘随人的意愿静止不动 D. 水帘不随人的意愿静止不动

  4. 诗中“疑将仙子隔房栊”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水帘隔绝了仙子 B. 水帘隔绝了外界 C. 水帘隔绝了仙子和外界 D. 水帘隔绝了仙子和房栊

答案:

  1. A
  2. A
  3. B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与罗邺的这首诗有相似之处。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与罗邺的《题水帘洞》都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但李白更注重瀑布的动态美,而罗邺则更注重瀑布的静态美和滋润万物的功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罗邺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收录了众多古代山水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山水诗的鉴赏方法。

相关查询

宫人斜绝句 送李城门罢官归嵩阳(城门院在遗补院东) 送韦中丞奉使新罗(往字) 奉使丰陵职司卤簿通宵涉路因寄内 奉和圣制中和节赐百官宴集因示所怀 冬至宿斋时郡君南内朝谒因寄 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与卫右丞邻舍,因赋诗寄赠 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韵(照字) 同陆太祝鸿渐崔法曹载华见萧侍御留后…喜而有作三首 埇桥达奚四、于十九、陈大三侍御夜宴叙各赋二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秦人 竞津 梓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梓的读音与书写详解 三点水一个心汉字解析_三点水偏旁汉字详解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_他乡故知诗句解析与用法详解 边才 硕望宿德 shu的汉字全收录_shu的汉字写法详解 矢字旁的字 风流才子 宿开头的成语 广字头的字 欲结尾的成语 孤子寡妇 指甲油 聿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木字加见字念什么_木字加笔画汉字读音详解 鬥字旁的字 以往鉴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