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同陆太祝鸿渐崔法曹载华见萧侍御留后…喜而有作三首》

时间: 2025-07-12 14:33:22

诗句

专城书素至留台,忽报张纲揽辔回。

共看昨日蝇飞处,并是今朝鹊喜来。

鹤发州民拥使车,人人自说受恩初。

如今天下无冤气,乞为邦君雪谤书。

众人哺啜喜君醒,渭水由来不杂泾。

遮莫雪霜撩乱下,松枝竹叶自青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4:33:22

原文展示:

专城书素至留台,忽报张纲揽辔回。
共看昨日蝇飞处,并是今朝鹊喜来。
鹤发州民拥使车,人人自说受恩初。
如今天下无冤气,乞为邦君雪谤书。
众人哺啜喜君醒,渭水由来不杂泾。
遮莫雪霜撩乱下,松枝竹叶自青青。

白话文翻译:

专城的书信送到留台,突然听说张纲已返回。
大家共同回忆昨日蝇飞的地方,今天又是喜鹊欢鸣的时刻。
鹤发的百姓拥护着使者,人人都说自己是受恩的初始。
如今天下没有冤屈,希望能为国君洗清冤屈的文书。
众人欢声笑语盼望君主复苏,渭水从来不与泾水混杂。
不要让雪霜纷乱降临,松枝竹叶仍然是青翠。

注释:

字词注释:

  • 专城:指特定的地方,通常是指都城。
  • 张纲:可能指当时的某位官员或使者。
  • 鹤发:形容老人,意指年岁已高。
  • 哺啜:指饮食,暗指人们对君主的感激之情。
  • 渭水、泾水:两条河流,象征洁净与污浊,代表清白与冤屈。

典故解析:

  • 鹊喜:指喜庆的事情,源于民间传说,喜鹊是带来好消息的鸟。
  • 雪谤书:指为清白者辩护,诉说冤屈,常用以表达对不公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唐代诗人,因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而受到称赞。生平不详,主要作品包括五言绝句和律诗,擅长描绘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借助对往昔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关心和对君主的期望。

诗歌鉴赏:

该诗通过描绘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场景,表现了人民对国家治理的期盼与对君主的信任。开篇以“专城书素至留台”引入,拉开了时空的帷幕,接着描绘了“昨日蝇飞处”的回忆与“今朝鹊喜来”的对比,展现了从过去的苦痛到现在的希望的转变。诗中“鹤发州民拥使车”体现了百姓对新政的拥护与期待,他们感受到恩泽,纷纷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全诗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展示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最后两句“渭水由来不杂泾,遮莫雪霜撩乱下”则表达了对国家清明、人民安宁的期望,意象鲜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专城书素至留台:专城的信件送到留台,暗示着重要消息的到来。
  2. 忽报张纲揽辔回:突然传来张纲已经返回的消息,表明政局的变化。
  3. 共看昨日蝇飞处:大家共同回忆以前的苦难,蝇飞象征着不幸。
  4. 并是今朝鹊喜来:如今喜鹊欢鸣,象征着新的希望。
  5. 鹤发州民拥使车:老百姓聚在一起,支持新任的使者。
  6. 人人自说受恩初:每个人都在谈论自己受到的恩惠,表达感激。
  7. 如今天下无冤气:如今天下没有冤屈,表达了对公正的期待。
  8. 乞为邦君雪谤书:恳求国君为大家洗清冤屈。
  9. 众人哺啜喜君醒:人们欢欢喜喜地期待君主恢复。
  10. 渭水由来不杂泾:渭水与泾水从未混杂,比喻清白与污浊的分明。
  11. 遮莫雪霜撩乱下:不希望雪霜扰乱,象征着希望的守护。
  12. 松枝竹叶自青青:松竹依旧青翠,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的延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渭水由来不杂泾”,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 比喻:将喜鹊与希望相联系,生动形象。
  • 象征:雪霜象征着困扰,松竹象征着长久的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治理改善的期待,描绘了百姓对新政的拥护与感激,同时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充满希望。通过对比往昔与现在,展现了社会的变迁与人心的向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喜庆与希望。
  • 鹤发:象征年长者的智慧,反映民众的期待。
  • 雪霜:象征困境与考验。
  • 松竹: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长久的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张纲”是谁?
    a) 君主
    b) 官员
    c) 使者

  2. “渭水由来不杂泾”比喻了什么?
    a) 生命的延续
    b) 公正与不公
    c) 繁荣与衰落

  3. 诗中“众人哺啜喜君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望
    b) 愉悦
    c) 疲惫

答案:

  1. b) 官员
  2. b) 公正与不公
  3. b) 愉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描绘大好河山,表达美好愿景。
  • 杜甫《春望》:表现战乱后的忧虑与希望。

诗词对比:

  • 权德舆与杜甫的作品在社会关怀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侧重于个人的苦难与国家的动荡,而权德舆则更多表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恩泽的期待。
  • 杜甫的风格更为沉重,而权德舆则显得清新向上,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权德舆研究》

相关查询

五福降中天 明月逐人来 惠山山麓谒睢阳祠 明月逐人来 咏月 明月逐人来 新月 明月逐人来·镜中美人 明月逐人来 明月逐人来 秋夕与内子昭平夫人小酌 明月逐人来 其四 贺韩宪副意翁九十 明月逐人来 明月逐人来 寄和明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隹字旁的字 磨而不磷 包含文的成语 愔然 包含良的词语有哪些 龍字旁的字 心有鸿鹄 厂字头的字 包含恍的词语有哪些 僵立 耳字旁的字 一个心眼 悯贫 惨无人道 反文旁的字 游开头的成语 贾怠 畏开头的成语 百不得一 善为我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