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0:42
明月逐人来·镜中美人
作者:饶芝祥〔清代〕
鬓云香满。宝钗寒颤。那更禁柔情深浅。
妆台娇步,照水看新艳。又被薄情瞧见。
独到画堂前去,屏风倚遍。无人在窥觇幸免。
菱花轻薄,许不侬消遣。暗地偷将半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女子的形象。她的鬓发如云般飘逸,香气四溢,身上佩戴的宝钗在寒风中微微颤动,显得更是娇弱动人。她在妆台前轻盈地走动,照着水面欣赏自己的新妆,然而却被旁人无情地窥见。
她独自走到画堂前,倚靠着屏风,周围没有人打扰,似乎是多么的幸运。菱花似的轻薄装扮,让人怀疑她是否愿意将这份美丽供人消遣。暗中却偷看了半张面庞,似乎她的美丽总是让人心生向往。
“妆台”常用来指代女子梳妆打扮的地方,而“屏风”则是古代室内装饰的常用物品,用于遮挡和分隔空间,营造出一种隐秘的美感。这些元素在诗中构成了女子的美丽形象和环境背景。
作者介绍:饶芝祥,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其作品常融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开放,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反映出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明月逐人来·镜中美人》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通过对女子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诗中女子的美丽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她所承载的情感和内心的脆弱。
诗的开头以“鬓云香满”描绘女子的美丽,展现了她的优雅与柔弱。接着,诗人通过“宝钗寒颤”来暗示女子在寒风中的不安,营造出一种氛围。
而“照水看新艳”则表现出她对自身美丽的欣赏,同时又带有一丝无奈,似乎在提醒她,美丽并不总是被珍惜。
最后,随着“菱花轻薄”,诗人巧妙地将女子的外表与内心的复杂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对美丽的渴望与无法分享的孤独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内心的情感波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美丽的渴望与内心的孤独,反映出女性在社会中的脆弱与无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感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鬓云香满”意指什么?
A. 头发香气四溢
B. 头发凌乱
C. 头发短小
D. 头发颜色鲜艳
“屏风倚遍”中“屏风”象征什么?
A. 隐秘空间
B. 美丽装饰
C. 生活的烦恼
D. 家庭的温暖
诗中女子的心情是?
A. 开心
B. 孤独
C. 愤怒
D. 害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与脆弱,但其情感表现更加深沉,展示了离愁别绪的复杂情感;而柳永的《雨霖铃》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人间离别的伤感,与《镜中美人》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述方式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