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4:24
原文展示:
翠叶才分细细枝,清阴犹未上阶墀。蕙兰虽许相依日,桃李还应笑后时。抱节不为霜霰改,成林终与凤凰期。渭滨若更征贤相,好作渔竿系钓丝。
白话文翻译:
翠绿的叶子刚刚分开细长的枝条,清凉的树荫还未爬上台阶。蕙兰虽然允许相伴的日子,桃李还应该嘲笑后来者。保持节操不为霜雪所改变,成长为森林最终与凤凰相约。如果在渭水边再次征召贤相,那就好好地做一根钓竿系上钓丝。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脱俗、寄托深远著称。此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对现实社会有所不满,但又怀揣理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抱负。诗中通过对竹子的赞美,寄托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洁不屈的品格。首两句写竹叶初展,清阴未至,形象生动。中间两句通过蕙兰与桃李的对比,突出了竹子的高洁。后两句则表达了竹子不畏艰难,期待与凤凰相会的愿景,寓意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以渭滨征贤相和渔竿系钓丝作结,既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通过对竹子的赞美,寄托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竹子不畏艰难,期待与凤凰相会的愿景,寓意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以渭滨征贤相和渔竿系钓丝作结,既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翠叶才分细细枝”形容的是哪种植物? A. 竹子 B. 梅花 C. 松树 D. 柳树
“蕙兰虽许相依日”中的“蕙兰”比喻的是什么? A. 高洁的人 B. 普通的花木 C. 坚贞的品格 D. 吉祥的象征
诗中“抱节不为霜霰改”表达了竹子的什么特点? A. 柔弱 B. 坚贞 C. 常见 D. 高洁
“渭滨若更征贤相”中的“渭滨”象征的是什么? A. 隐逸生活 B. 贤才聚集之地 C. 普通生活 D. 高洁品格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