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和江邻几送客回同过金明池二首》

时间: 2025-04-23 16:16:51

诗句

风光犹未老於人,兽口泉声泻碧津。

一洗尘襟无俗虑,柳条开眼共看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16:51

原文展示

次韵和江邻几送客回同过金明池二首
作者: 梅尧臣

风光犹未老於人,
兽口泉声泻碧津。
一洗尘襟无俗虑,
柳条开眼共看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作者认为,眼前的风光依旧是那么的年轻,泉水从兽口流出,声响清脆,像是在诉说春天的到来。通过这样的自然景象,诗人洗净了心中的尘埃,摆脱了世俗的烦恼。柳条开始发芽,仿佛也在和人们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春天。

注释

  • 犹未老: 依然年轻,生机勃勃。
  • 兽口泉声: 指泉水从石兽的口中流出,发出清脆的声音。
  • 一洗尘襟: 意为心中烦恼和世俗的杂念被洗净。
  • 柳条开眼: 柳树的新芽像是睁开眼睛,迎接春天。

典故解析

“金明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是春游时的热门场所。此地风景如画,常被用作诗歌的背景,象征着清新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少华,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途中,正值春季,诗人通过描绘眼前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现了春天的美丽,诗中蕴含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风光犹未老於人”引入,指出自然的风光依然年轻,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兽口泉声泻碧津”,描绘出那清澈的泉水声,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氛围。诗人通过“一洗尘襟无俗虑”指出自然能洗净心灵的杂念,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清新。最后以“柳条开眼共看春”总结,柳树的新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心灵的净化,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光犹未老於人: 诗人感叹眼前的风景依旧年轻,带有一种怀旧与欣赏的情感。
  • 兽口泉声泻碧津: 描绘泉水从兽口流出,清脆悦耳,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一洗尘襟无俗虑: 表达通过自然景色净化心灵,摆脱世俗困扰的心愿。
  • 柳条开眼共看春: 柳条发芽,象征生命的复苏,与春天的到来形成呼应。

修辞手法

  • 比喻: “柳条开眼”比喻柳树的新芽,如同睁开眼睛,表现春天活力。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前后呼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感悟,传达出希望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光: 象征自然之美与生命的活力。
  • 泉声: 代表清澈和宁静,给人一种心灵的洗涤。
  • 柳条: 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复苏,寓意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兽口泉声”是指什么?
    A. 动物的叫声
    B. 流动的泉水声
    C. 人声

  2. “一洗尘襟无俗虑”中的“尘襟”指的是什么?
    A. 身体的尘埃
    B. 心中的烦恼
    C. 物质生活

  3. 诗中提到的柳条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逝去
    B. 春天的来临
    C. 夏天的炎热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白居易的春天诗作都展现了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描绘,但梅尧臣更多地侧重于心灵的洗净与自然的和谐,而白居易则更关注于人情与社会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叶潜仲运干 其二 书事十首 其九 罗湖八首 锦湖新亭告成宸翰大书水村二字以落之二诗辄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记汉事六言二首 辰山 二月十八日过梅庵追怀主人二首 田舍即事十首 秋日会远华馆呈胡仲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曰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包含诠的词语有哪些 心惊胆碎 風字旁的字 包含檄的词语有哪些 身首分离 丧哭 才气超然 小字头的字 車字旁的字 充天塞地 至死不二 颐神养寿 拾金不昧 整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