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杨柳枝词九首》

时间: 2025-04-27 00:41:06

诗句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麴尘丝。

御沟春水相晖映,狂杀长安少年儿。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1:06

原文展示

《杨柳枝词九首》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塞北梅花羌笛吹,
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早时,
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
须得垂杨相发挥。

凤阙轻遮翡翠帏,
龙池遥望麴尘丝。
御沟春水相晖映,
狂杀长安少年儿。

金谷园中莺乱飞,
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东桃李须臾尽,
争似垂杨无限时?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白话文翻译

在北方的塞外,梅花盛开,羌笛声声悠扬;
南方的淮南,桂树下的小山吟唱着诗词。
请你不要再奏前朝的曲子,
来听听新翻的《杨柳枝》。

春天来临时,南陌和东城总是早早相遇,
无论在哪里相逢,心中总是依依不舍。
桃花红艳,李花白丽,皆是称赞,
但垂杨柳才是最值得夸耀的。

凤阙轻轻遮住了翡翠的帷幕,
龙池远望,麴尘如丝。
御沟的春水相互辉映,
让长安的少年们狂热不已。

金谷园中,黄莺乱飞;
铜驼陌上,春风送爽。
城东的桃李花瞬间凋谢,
不如垂柳那样,春光无限。

花萼楼前,最初种下的时光,
美人楼上,争妍斗丽。
如今这些花叶被抛弃在长街,
露珠滴落,像是在啼哭,恨谁呢?

炀帝的行宫在汴水边,
几株残柳已无法承受春天的滋润。
傍晚的风起,花如雪般飞舞,
飞入宫墙,踪迹难寻。

御陌青门上,柳条轻拂地面,
千条金缕,万条丝,交织成情。
如今编成同心结,
赠给行人,你可知晓吗?

城外春风吹动酒旗,
行人挥手告别,日已西沉。
长安的街道上,无尽的树木,
唯独垂柳绾着离别的情愫。

轻盈的舞姿,占据了年华,
舞榭妆楼,处处遮掩。
春天已尽,飞絮难留,
随风飘去,落入谁家?


注释

  1. 羌笛:一种古代的乐器,常用于边塞地区。
  2. 桂树:象征着南方的美丽。
  3. 前朝曲:指代往昔的乐曲,意味怀旧。
  4. 垂杨:指垂柳,象征离别与柔情。
  5. 凤阙:古代宫殿的屋顶,象征皇权。
  6. 麴尘:形容细腻如丝的尘埃。
  7. 金谷园:唐代著名的园林,常作为诗歌的意象。
  8. 铜驼陌:古代长安的地名,象征繁华的街道。
  9. 同心结:象征爱情的结绳。
  10. 飞絮:春天柳絮飞舞的景象,象征离别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江,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生,常常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时代感。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杨柳枝词九首》创作于唐代,正值王朝的繁盛时期。此时政治动荡,诗人怀念过往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感伤。全诗以杨柳为主线,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离别与相思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在春天的美好愿景与现实的矛盾。


诗歌鉴赏

《杨柳枝词九首》展示了刘禹锡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离别情感的细腻刻画。诗中以杨柳为主线,象征着柔情与美好,柳条轻垂则寓意着离愁别绪。全诗不仅描绘了春日的景色,还融入了人们在春天欢聚的快乐与分别的哀愁。

开篇以塞北的梅花与淮南的桂树作对比,展现了地域的差异和春天的多样性。紧接着,诗人引导读者进入了一种浪漫而又忧伤的情感中——不愿再听往昔的曲调,而是渴望新的旋律。此时的杨柳不仅代表着春天的到来,更是相思与离别的象征。

诗中多次提到桃红李白的美丽,却最终强调“须得垂杨相发挥”。这不仅展现了杨柳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中那些细腻情感的珍视。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清新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将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一句,将离别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心痛。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使得景物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结尾处的“随风好去落谁家”更是将离别的主题推向高潮,令人感慨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塞北梅花羌笛吹:描绘北方的梅花与羌笛声,营造出一种边塞的意境。
  2. 淮南桂树小山词:表现南方的美丽景色与诗句,形成对比。
  3. 请君莫奏前朝曲:希望对方不要再唱旧曲,表达对往事的厌倦。
  4. 听唱新翻杨柳枝:渴望新的情感与生活,象征希望与新生。

(后续逐句解析可继续进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杨柳与柔情、离别相联系,生动形象地描绘情感。
  • 拟人:如“露叶如啼”,使自然景物具有人类情感。
  • 对仗:如“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离别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杨柳作为贯穿全诗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柔情与脆弱,表达了离愁别恨,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离别与柔情,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无奈。
  • 梅花:代表北方的坚韧与清高。
  • 桃红李白: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繁华。
  • 春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杨柳”象征什么?

    • A. 离别与柔情
    • B. 坚韧与清高
    • C. 美丽与繁华
  2. 刘禹锡希望对方唱什么类型的曲子?

    • A. 前朝曲
    • B. 新翻的曲子
    • C. 民间曲
  3. 诗中“随风好去落谁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离愁
    • C. 忍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离骚》 — 屈原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两者都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涉及离别与春天的主题,但更多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赏析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麴尘丝。御沟春水相晖映,狂杀长安少年儿。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杨柳枝词九首》都是咏杨柳之作。其将杨柳之体态、风韵、情思以及与杨柳有关的故事与习俗均巧妙地运用于咏杨柳中,且诗歌含情宛转,风情宛然,声韵和谐,流丽而多韵味,使人咏之而兴味不尽。   组诗首篇是全组诗的序曲,劝人听诗人改编的新曲,表明了诗人一贯持有的发展创新观念。首句提到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曲,次句讲的是《楚辞》中的《招隐士》篇。《梅花落》曲原出塞北,歌咏梅花,《招隐士》出自淮南王门下,屡屡咏及桂树,它们与《杨柳枝词》(咏柳)都以树木为歌咏对象,在内容上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刘禹锡拿它们来与《杨柳枝词》相比。接着指出《梅花落》《招隐士》这两个作品毕竟是前朝之曲,不要再奏了,现在还是听改旧翻新的《杨柳枝词》吧。《折杨柳》原来也是乐府旧曲。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枝词》,相和歌辞中有《折杨柳行》,清商曲辞中有《月节折杨柳歌》,其歌辞大抵是汉魏六朝的作品,都用五言古体来抒写。唐代不少文人所作《杨柳枝词》,从白居易、刘禹锡以至晚唐的李商隐、温庭筠、薛能等的许多作品,却都用七言近体的七绝形式来写作,虽然内容仍咏杨柳或与杨柳有关的事物,在形式上确是翻新了。唐人常用绝句配乐演唱,七绝尤多。《乐府诗集》都编入近代曲辞,表明它们是隋唐时代的新曲调。   从第二首开始,每首诗都紧扣“杨柳”二字来发挥。其中既有对民间风物的描写,也有咏怀古迹之作。   第二首言大千世界万象纷纭,各具其理又相互依存。第三首写长安少年春游,杨柳为之增色助兴。第四首赞美杨柳生机蓬勃,洛阳名士雅集,杨柳长助风情。第五首写杨柳的前后境遇不同,以杨柳依人而易衰,喻人之依附富贵不求自立,终难长久。第六首是怀古诗,以杨柳见证隋之兴亡,言世事无常之意;同时借隋炀帝荒淫亡国的教训,向唐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第七首以杨柳寄托怀人相思之情。第八首言杨柳最知人间别离之事,借写离别以咏杨柳多情;全诗运用写意式的笔法简练地勾勒出一幅“风吹旗动”、“夕阳西下”、“折柳送别”的优美画面,围绕自古就开始表达的“惜别”主题,创造出恬静、淡远而有情深的美妙意境。第九首写杨柳的盛衰变化,借杨花柳絮喻漂泊之感;后二句写春尽絮飞,随风飘逝,深寓讽喻之意。   这九首诗直接用民歌曲调创作,保持了纯正的民歌风味,提高了民歌的艺术水平,既有较丰富的思想内涵,又谐音合律便于传唱,使雅俗互补,相得益彰,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这正是刘禹锡追求的效法屈原的创作目标。   由于长期的贬谪生活,刘禹锡有机会接触到湘沅巴蜀的民歌民谣。《旧唐书》本传云“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辞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在唐代,如此认真地学习民歌并取得卓越成绩的,刘禹锡首屈一指。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岁晚书怀呈月山太守 呈茅一斋先生 寒夜呈梅深 题严子陵 和茅亦山韵二首 其一 偶书 王可交升仙台四首 其四 竹杖 月山书馆 述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泪绡 冥缘 天道宁论 耳字旁的字 胡言汉语 巾字旁的字 改俗迁风 辵字旁的字 事到临头 难义 擿伏 入字旁的字 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缵戎 杳开头的成语 劝善黜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