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5:2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5:25:02
涧水无声绕竹流,
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
一鸟不鸣山更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面:山涧的水悄无声息地绕着竹林流淌,竹林西边的花草在春风中轻轻摇曳。诗人坐在茅草屋檐下,整日沉浸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四周没有一只鸟鸣,山中显得更加幽静。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竹”、“花草”、“涧水”这些元素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来描绘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王安石的诗中常常蕴含着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改革,提倡“新法”,在文学上推崇“诗中有画”的风格,擅长描写自然和表现情感。
《钟山即事》作于王安石隐居于钟山时,反映了他在政治风波后寻求内心平静的心态。此时的王安石对官场的失望和对自然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钟山即事》是一首静谧而富有哲理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与宁静。开头两句“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幽静的山水环境中,水的流动无声无息,竹子和花草在春风中轻轻晃动,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无声”“弄春柔”的描写,传达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
后两句“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则将视角转向诗人自己,强调了这种宁静的环境给人的心理感受。诗人坐在茅檐之下,终日无事,周围没有鸟鸣,显得更加静谧,似乎整个世界都与他隔绝,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孤独与宁静。这种宁静不仅是自然的呈现,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思考。
整首诗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展现了王安石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复杂世事中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体现了其人生哲学的深刻与智慧。
诗歌通过描写自然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独处,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王安石在喧嚣的世俗生活中的孤独与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感。
诗人坐在什么地方?
A) 山顶
B) 茅檐下
C) 河边
诗中描写的水声是怎样的?
A) 嘈杂
B) 无声
C) 清脆
诗人感受到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A) 热闹
B) 宁静
C) 恐怖
王安石《钟山即事》与王维《山中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