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7:03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
遂求及亲禄,黾勉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
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我在京城工作,日夜忙于校书,
没有时间享用清晨和傍晚的膳食,
为了追求亲属的富贵,我努力来到京师。
然而微薄的俸禄未能让我接近亲人,
别家已经度过了很久的时光。
冬天我沉浸于温暖的席子中,
春天却错过了采兰的时节。
夏至时阴影渐长,夜晚的时光慢慢流逝。
我孤独地抱着愁苦,长夜里我最明白。
乡关的路遥远无比,梦中却无法随身而去。
我坐在这里惋惜时光的变化,
听着蝉鸣和槐花的香气。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生于772年,卒于846年。他的诗歌风格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民生疾苦和个人情感。白居易的作品广泛涉及爱情、友情和生活哲学,影响深远。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担任校书郎时期,正值其仕途初期,面对繁忙的工作和对故乡以及亲人的思念,表达了他在外求仕的孤独与无奈。
《思归》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白居易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己在京城的生活状态与对故乡的思念紧密结合。整首诗用简练的语句刻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开篇几句,白居易以“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开头,展现了他忙于工作的状态,几乎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仿佛生活变得单调乏味,失去了色彩。
诗中“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则道出了他微薄收入的无奈与对亲人的疏远,这不仅是对家庭关系的感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人的压迫。接着提到“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时光的流逝让他在四季的变换中感受到无尽的惆怅,特别是与家乡的联系愈发显得脆弱。
“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一句,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沉思与内心的孤独,长夜漫漫,只有自己懂得这种愁苦。最后几句“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痛切的表达了对故乡的向往与无能为力的心境,梦虽能去乡,但身心却无法相随,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愁。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白居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身在异乡的孤独与对亲人的渴望,表达了在忙碌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去的痛苦。
选择题:诗中提到“薄俸未及亲”,这是指什么?
A. 收入微薄
B. 亲属富有
C. 亲人远离
D. 工作繁忙
填空题:诗中提到“冬积温席恋”,冬天的感觉是__。
判断题:诗中的“蝉鸣槐花枝”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