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晨霞(此后在上都作)》

时间: 2025-05-10 07:04:30

诗句

君歌仙氏真,我歌慈氏真。

慈氏发真念,念此阎浮人。

左命大迦叶,右召桓提因。

千万化菩萨,百亿诸鬼神。

上自非相顶,下及风水轮。

胎卵湿化类,蠢蠢难具陈。

弘愿在救拔,大悲忘辛勤。

无论善不善,岂间冤与亲。

抉开生盲眼,摆去烦恼尘。

烛以智慧日,洒之甘露津。

千界一时度,万法无与邻。

借问晨霞子,何如朝玉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4:30

原文展示:

君歌仙氏真,我歌慈氏真。
慈氏发真念,念此阎浮人。
左命大迦叶,右召桓提因。
千万化菩萨,百亿诸鬼神。
上自非相顶,下及风水轮。
胎卵湿化类,蠢蠢难具陈。
弘愿在救拔,大悲忘辛勤。
无论善不善,岂间冤与亲。
抉开生盲眼,摆去烦恼尘。
烛以智慧日,洒之甘露津。
千界一时度,万法无与邻。
借问晨霞子,何如朝玉宸。

白话文翻译:

你唱的是仙人的真实,我唱的是慈悲之主的真实。
慈氏发出真实的念头,念及这些生活在阎浮世界的人。
左边指示大迦叶,右边呼唤桓提因。
千千万万的菩萨,亿万的鬼神。
上至非相顶,下至风水轮。
胎生、卵生、湿生等各种生命形式,难以全部列举。
伟大的愿望在于救拔众生,深切的悲悯忘却了辛勤的劳作。
无论是善人还是恶人,亲人和冤家没有区别。
打开那些盲目的眼睛,去除烦恼的尘埃。
用智慧之光照亮,洒下甘露般的滋养。
千界在一瞬间都能度过,万法之间没有彼此的隔离。
请问晨霞子,这与早晨的玉宸相比如何?

注释:

  • 仙氏:指的是天界的神仙。
  • 慈氏:即佛教的观世音菩萨,慈悲之主。
  • 阎浮人:阎浮提,佛教用语,指人间。
  • 大迦叶:佛教的高僧,佛陀的弟子之一。
  • 桓提因:佛教中的另一位菩萨。
  • 千界:指的是宇宙的多个界域。
  • 智慧日:比喻智慧的光辉。
  • 甘露:佛教中比喻教义的滋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注重生活的现实与人情,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怀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是白居易在上都时期创作的一组诗,其中《和晨霞》表达了他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思考,尤其是在救度众生、慈悲心的体现上。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与晨霞子之间的交流,深入探讨了慈悲与救赎的主题。白居易通过描绘菩萨与鬼神的形象,展现了佛教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包容。诗中提到的“无论善不善,岂间冤与亲”,表达了对生死、善恶的超然态度,强调了普遍的慈悲。作者用“抉开生盲眼,摆去烦恼尘”来表达对人们心灵觉醒的渴望,传达出希望通过智慧来解脱困惑的情感。最后一句“借问晨霞子,何如朝玉宸”,不仅是对晨霞子的提问,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个诗歌在哲理与情感的交融中,传达出深邃的思想与真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歌仙氏真,我歌慈氏真:你歌颂的是仙人的真实,我歌颂的是慈悲的真实。
  2. 慈氏发真念,念此阎浮人:慈氏(观音菩萨)发出真实的念头,念及生活在阎浮提上的人们。
  3. 左命大迦叶,右召桓提因:左边指引的是大迦叶,右边呼唤的是桓提因。
  4. 千万化菩萨,百亿诸鬼神:无数的菩萨,亿万的鬼神。
  5. 上自非相顶,下及风水轮:从高天的非相顶到地上的风水轮。
  6. 胎卵湿化类,蠢蠢难具陈:各种生命形态(胎生、卵生、湿生),难以一一列举。
  7. 弘愿在救拔,大悲忘辛勤:伟大的愿望在于拯救众生,深切的悲悯超越了辛勤的劳作。
  8. 无论善不善,岂间冤与亲:无论是善人还是恶人,亲人和冤家没有区别。
  9. 抉开生盲眼,摆去烦恼尘:打开盲目的眼睛,去除烦恼的尘埃。
  10. 烛以智慧日,洒之甘露津:用智慧之光照亮,洒下甘露般的滋养。
  11. 千界一时度,万法无与邻:千界在一瞬间都能度过,万法之间没有隔离。
  12. 借问晨霞子,何如朝玉宸:请问晨霞子,这与早晨的玉宸相比如何?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左命大迦叶,右召桓提因”,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比喻:如“智慧日”比喻智慧的光辉,“甘露津”比喻教义的滋养。
  • 排比:使用了“胎卵湿化类”来列举不同的生命形态,增强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众生的慈悲与救度的愿望,强调了不分善恶的普遍关怀,探讨了生命的多样性与存在的意义,最终指向智慧与觉醒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菩萨:象征慈悲与救度。
  • 鬼神:代表人间的众生与灵魂。
  • 智慧:象征着光明与觉醒。
  • 甘露:象征着滋养与教义的滋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杜甫
    • D. 王维
    •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慈氏”是指哪位佛教人物?

    • A. 释迦牟尼
    • B. 文殊菩萨
    • C. 观世音菩萨
    • D. 地藏菩萨
    • 答案:C
  3. 诗中“无论善不善,岂间冤与亲”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善恶有报
    • B. 无限慈悲
    • C. 亲情至上
    • D. 反对冤屈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观沧海》——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李白
    • 白居易的诗注重现实与人情,关注社会问题;而李白则崇尚个体的自由与豪放,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宣城至日谒天庆观行香呈郡僚 次韵苏内相好头赤 蹇驴 东堂四首 道旁花 晚泊襄邑 冬日杂书六首 其六 望龟山二首 感春三首 屋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靑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转劫 兴亡成败 丈夫双泪不轻弹 比字旁的字 怜香惜玉 手字旁的字 琦玩 营道 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挨挨拶拶 穷思极想 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刖足适履 以解倒悬 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