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6:50
奉使还途中闻东征捷音
作者: 孙炎 〔明代〕
南来万马净边尘,
衔璧归朝尽大臣。
城上玉绳浮婺女,
帐前银甲拥天人。
出师已略扶桑国,
奉使须通析木津。
遂有江黄慕中夏,
可无书檄谕全闽。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传来的捷报,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国家胜利的喜悦和对归朝的期待。诗中提到“万马净边尘”,形象地展示了战马在战斗后归来的景象;“衔璧归朝”则强调了胜利归来的荣耀,尤其是大臣们的欢欣鼓舞。接着描绘了城头的美丽景象和帐前的荣耀,显示出国家的繁荣与胜利后的氛围。最后,诗人提到出征后与扶桑国的交往,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
作者介绍:孙炎,明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象独特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历史事件及社会生活,常常体现出对国家命运和民族精神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对外扩张与内政调整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战争胜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希望。
这首诗通过对东征捷报的描写,展现了明代对外征战的壮丽景象。诗的开头“南来万马净边尘”,不仅描绘了归来的战马,还隐喻了国家的胜利与和平的归来。诗中“城上玉绳浮婺女”,则通过对美丽意象的描绘,传达了胜利后人们的欢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孙炎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例如“衔璧归朝”,将胜利与荣誉紧密相连,增强了胜利的庄严感和光辉感。此外,诗人将战斗与和平的对比通过“出师已略扶桑国”与“可无书檄谕全闽”来表现,展现了国家强盛的气势与对未来的自信。
整首诗不仅是对战斗胜利的庆祝,更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展望,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胜利的庆祝、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文化交流的重视。
诗词测试:
诗中“万马净边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战斗的惨烈
B. 胜利的归来
C. 马的奔跑
“衔璧归朝”中的“璧”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荣誉
C. 战争
诗中提到的“扶桑国”是指哪个国家?
A. 韩国
B. 日本
C. 越南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