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香山寺二绝》

时间: 2025-04-26 05:06:27

诗句

空山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作此山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27

原文展示

香山寺二绝
白居易 〔唐代〕

空山寂静老夫闲,
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
半移生计入香山。
爱风岩上攀松盖,
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
他生当作此山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山中景象,老夫人悠闲地生活在这里,伴随着鸟儿和白云自由往返。家中酒满瓶,书籍摆满架,生活的一部分也逐渐移入了香山。老夫人在风岩之上攀爬松树,在月潭边坐在石头上。他与云泉结下了缘分,未来的生活希望成为这里的山中僧侣。

注释

  • 空山:指的是没有人烟的山,象征宁静。
  • 老夫:指年长的诗人自己,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 伴鸟随云:形容和鸟儿、白云为伴,意在突出自然的和谐。
  • 家酝:这里的“酝”指的是酿造,表示家中有酒。
  • 香山:特指香山寺,诗人对这里的向往与热爱。
  • 云泉:指的是山中的云雾和泉水,象征着灵性与宁静。

典故解析

香山寺位于今北京市海淀区,因其风景如画,历史悠久,成为许多文人墨客的吟咏之地。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月潭”,可能与香山的自然景观有关,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作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受到广泛欢迎。他的作品多表现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堪称“诗人中的诗人”。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晚年时隐居于香山寺,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他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内心追求有关,表达了他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香山寺二绝》一诗,展示了白居易晚年隐居生活的恬淡与安宁。全诗从“空山寂静”开始,便渗透出一种无拘无束的气息,山的空寂正是诗人内心的写照。他在这片自然中找到自我,与鸟儿和云朵为伴,体现了一种对大自然的向往和依恋。接着,诗人提到“家酝满瓶书满架”,显示出他在世俗生活中积累的财富与知识,然而他却选择将生计转移至香山,体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两句中,诗人对香山的自然景观表达了深切的热爱,岩石、松树、月潭交织成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诗人恍若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与惬意。最后一句“他生当作此山僧”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归宿愿望,表达了他宁愿放弃世俗的繁华,追求一种清净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展现了白居易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读来令人心生向往,也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山寂静老夫闲

    • 描述了空山的宁静,老夫人在此安然自得,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
  2. 伴鸟随云往复还

    • 诗人与自然生灵和谐共处,展现出一种悠闲的心境。
  3. 家酝满瓶书满架

    • 诗人家中有酒有书,暗示其丰富的文化积累和生活的恬淡。
  4. 半移生计入香山

    • 表达了诗人将生活重心转移到香山的决心,象征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5. 爱风岩上攀松盖

    • 描述了他在山上攀爬松树的场景,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6. 恋月潭边坐石棱

    • 表现诗人在月潭边静坐,享受宁静的生活。
  7. 且共云泉结缘境

    • 他与自然的云和泉水形成了深厚的缘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8. 他生当作此山僧

    • 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来生成为山中僧侣的愿望,展现追求超脱与宁静的思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伴鸟随云”与“爱风岩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云泉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
  • 比喻:将隐居生活比作“山僧”,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宁静心境的追求。诗中所描绘的山水意象,象征着一种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山:象征宁静与孤独,反映诗人内心的平和。
  • 鸟、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束,表现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 松、石:代表着坚韧与持久,体现诗人对自然的崇敬。
  • 月潭:象征着清幽与宁静,是诗人心灵归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诗中选择隐居的地点是哪座山?

    • A. 黄山
    • B. 香山
    • C. 泰山
  2. 诗中提到的“家酝满瓶书满架”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的富有
    • B. 诗人的文化积累
    • C. 诗人的寂寞
  3. “他生当作此山僧”体现了诗人的哪种愿望?

    • A. 对财富的追求
    •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B. 香山
  2. B. 诗人的文化积累
  3.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山中问答》 - 王维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作品:《山中问答》

白居易的《香山寺二绝》与王维的《山中问答》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白居易侧重于描绘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哲理与人生的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却共同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病中六首 次韵少游春江秋野图二首 其二 和李使君九日登戏马台 浣溪沙 残句:闻道新文能入样 泛淮 贺关彦长生日 放怀 赠秦觏兼简苏迨二首 谢端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粗活儿 善巧 革旧维新 示字旁的字 包含谲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首尾相援 慧照 文静 卤字旁的字 鸾姿凤态 六辅渠 田字旁的字 托物陈喻 包含泼的成语 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鱼水相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