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27
香山寺二绝
白居易 〔唐代〕
空山寂静老夫闲,
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
半移生计入香山。
爱风岩上攀松盖,
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
他生当作此山僧。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山中景象,老夫人悠闲地生活在这里,伴随着鸟儿和白云自由往返。家中酒满瓶,书籍摆满架,生活的一部分也逐渐移入了香山。老夫人在风岩之上攀爬松树,在月潭边坐在石头上。他与云泉结下了缘分,未来的生活希望成为这里的山中僧侣。
香山寺位于今北京市海淀区,因其风景如画,历史悠久,成为许多文人墨客的吟咏之地。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月潭”,可能与香山的自然景观有关,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作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受到广泛欢迎。他的作品多表现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堪称“诗人中的诗人”。
白居易在晚年时隐居于香山寺,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他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内心追求有关,表达了他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
《香山寺二绝》一诗,展示了白居易晚年隐居生活的恬淡与安宁。全诗从“空山寂静”开始,便渗透出一种无拘无束的气息,山的空寂正是诗人内心的写照。他在这片自然中找到自我,与鸟儿和云朵为伴,体现了一种对大自然的向往和依恋。接着,诗人提到“家酝满瓶书满架”,显示出他在世俗生活中积累的财富与知识,然而他却选择将生计转移至香山,体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两句中,诗人对香山的自然景观表达了深切的热爱,岩石、松树、月潭交织成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诗人恍若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与惬意。最后一句“他生当作此山僧”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归宿愿望,表达了他宁愿放弃世俗的繁华,追求一种清净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展现了白居易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读来令人心生向往,也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
空山寂静老夫闲:
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
半移生计入香山:
爱风岩上攀松盖:
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
他生当作此山僧: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宁静心境的追求。诗中所描绘的山水意象,象征着一种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白居易在诗中选择隐居的地点是哪座山?
诗中提到的“家酝满瓶书满架”主要表达了什么?
“他生当作此山僧”体现了诗人的哪种愿望?
白居易的《香山寺二绝》与王维的《山中问答》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白居易侧重于描绘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哲理与人生的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却共同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