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2:21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多士庶尹,群公百辟。
拜手稽首,答扬休德。
即醉即饱,慎思尔职。
冈顾尔私,冈爱尔力。
恼忠祗敕,永奉丕则。
立民之极,载祀千亿。
许多士人和官员,百官齐聚朝堂。
恭敬地拜手稽首,回报您对德行的赞扬。
既然已经醉酒饱食,就应谨慎思考自己的职责。
要关注个人利益,尽量多多奉献自己的力量。
若遭到忠诚的斥责,愿永远恪守伟大的法则。
立下对百姓的根本,承载着千亿的祭祀。
诗词中提到的“忠祗敕”可以理解为对忠臣的尊重与重视,反映了士人对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坚持。
作者介绍: 司马光,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因撰写《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他的诗歌风格严谨,常以历史为题材,表达对国家与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政治动荡之际,作者通过诗歌表达对士人和官员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忠于职守,关心民生。
《瞻彼南山》是一首以士人与官员的责任为主题的诗。开篇即以“多士庶尹,群公百辟”展现出一个繁荣的朝堂景象,强调了士人和官员的重要性。接着,诗中提到士人的礼仪与德行,显示出对道德的重视与追求。随后,诗人通过“即醉即饱,慎思尔职”的句子,提醒官员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应忘记自己的职责。这既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诗中“冈顾尔私,冈爱尔力”则揭示了个体在集体中的位置,强调在关注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应当奉献自己,服务于国家和人民。而最后的“立民之极,载祀千亿”则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为民立德、为国尽职的重要性。整首诗在严谨的语言中流露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极具时代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士人和官员在享乐生活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强调道德与责任,展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即醉即饱”意在提醒人们什么?
诗中“冈顾尔私”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两首诗都反映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悲苦与时代的沧桑,而司马光的《瞻彼南山》则更加关注士人应尽的责任与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