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1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10:06
柳枝词十三首
—— 司马光
君王游豫赏青春,折柳为弮赐侍臣。
莫怪长条低拂地,只缘供扫属车尘。
这首诗描绘了君王在春日游玩时的情景,他欣赏着春天的美丽,并折下柳枝作为弓箭赠与侍臣。柳条低垂,仿佛在地面上轻拂,这并不是因为柳树的低矮,而是因为侍臣们的车马经过,带来了尘土的缘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古代文人常以柳树象征别离和青春,折柳作为赠礼常用在送别场合。这里则是君王在春天游玩时的场景,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深受后人推崇。司马光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柳枝词十三首》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国家相对繁荣、社会安定的年代。诗人在春天的游玩中,感受到生机和美好,借用柳树的形象表达了欢乐与别离的情感。
这首《柳枝词》通过描绘君王春游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歌开头即以“君王游豫赏青春”引入,表现了君王的悠闲与惬意。折柳作为赠礼,不仅是对侍臣的恩宠,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接着,诗中提到柳条低拂在地,传达出一种温柔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然而,后半句通过“只缘供扫属车尘”的转折,揭示了此情此景背后的现实——车尘的纷扰,暗示着即便在美好的春天,生活中依然有烦恼和肮脏。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活的无奈。
此诗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对仗和意象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洞察。通过柳树的柔美与车尘的粗糙对比,表现了人生中的美好瞬间与不可避免的现实困扰,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游为背景,表现了生命的美好与生活的烦恼,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折柳为弮”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车尘”主要象征什么?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