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2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2:10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赤帝祚四百,徒然诸吕谋。
山游逢友卖,未返见家收。
蔽冢昔无记,遗祠今幸留。
士心俱左袒,何怨曲周侯。
赤帝的统治长达四百年,然而诸吕的谋划却毫无意义。
在山中游玩时偶遇朋友卖茶,未能回家收获。
古老的坟墓以前没有记载,如今幸存的祠堂仍在。
士人的心思全都向着左派,难道要怨恨曲周侯吗?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他以《资治通鉴》著称,致力于史学和政治改革,其诗歌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吕禄庙》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历史的思考及对现实政治的反思。诗中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当下政治局势的忧虑与不满。
《吕禄庙》是一首凝练而富有哲理的诗。诗人在开篇通过“赤帝祚四百”引入历史,表面上是在叙述帝王的长治久安,但实际上却暗含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权力的质疑。接着提到“徒然诸吕谋”,可以看出诗人对历史上权臣吕氏的谋划的否定,暗示这种权力操作的虚妄和无果。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山中游玩的场景,偶遇朋友,未能回家的无奈,似乎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与无奈。这种个人的游历与历史的沉重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索。
最后两句则是对士人心态的反思,“士心俱左袒”说明当时士人对某一政治派别的盲目支持,表达了对局势的不满与困惑,“何怨曲周侯”则是对历史的自省,历史上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游戏使得士人心生怨恨,而诗人则在此呼唤理智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深刻揭示了士人对历史的理解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政治现状的失望与对历史教训的警醒,呼唤士人应有的理智与责任。诗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展现了其思想的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赤帝”指的是:
填空题: 诗中提到“士心俱左袒”,这里的“左袒”是指__。
判断题: 诗的最后一句表明了对曲周侯的怨恨。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深入理解《吕禄庙》的内涵与艺术魅力,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