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八月十七日夜省直纪事呈同舍》

时间: 2025-04-28 16:01:40

诗句

穷秋直省舍,大雨吁可畏。

九河翻层空,入夜愈恣睢。

置床东壁根,时有涂塈坠。

飒飒势将摧,怵惕不成寐。

中宵抱衾立,呼烛久方至。

徒之近西偏,裯帐不能备。

飞蚊胡不仁,忍此加啄噬。

避烦只深藏,悒悒面蒙被。

须臾漏转剧,枕褥亦沾渍。

虽起欲何之,室中无燥地。

展转遂达旦,耿耿负忧悸。

因思闾井民,糊口仰执技。

束手已连旬,妻儿日憔悴。

囊钱与盎米,薪木同时匮。

败衣不足準,搏手坐相视。

予今幸已多,敢不自知愧。

无谋忝肉食,念尔但增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1:40

原文展示

八月十七日夜省直纪事呈同舍
穷秋直省舍,大雨吁可畏。
九河翻层空,入夜愈恣睢。
置床东壁根,时有涂塈坠。
飒飒势将摧,怵惕不成寐。
中宵抱衾立,呼烛久方至。
徒之近西偏,裯帐不能备。
飞蚊胡不仁,忍此加啄噬。
避烦只深藏,悒悒面蒙被。
须臾漏转剧,枕褥亦沾渍。
虽起欲何之,室中无燥地。
展转遂达旦,耿耿负忧悸。
因思闾井民,糊口仰执技。
束手已连旬,妻儿日憔悴。
囊钱与盎米,薪木同时匮。
败衣不足準,搏手坐相视。
予今幸已多,敢不自知愧。
无谋忝肉食,念尔但增欷。

白话文翻译

在穷秋的夜晚,我独自在省直的舍中,外面大雨滂沱,让人心生畏惧。九河的水翻腾着,夜晚的风势愈发猖狂。我把床放在东壁根部,时不时有雨水滴落。风声呼啸,令人不安,彻夜难以入眠。午夜时分,我抱着被子站起来,呼喊着烛光终于才来了。蜡烛偏偏放在西边,帐子却无法完全遮挡。飞蚊真无情,竟然忍心继续叮咬我。为了避开烦恼,我只能深藏在被子里,心情沉重得蒙住了脸。片刻之间,雨势更加猛烈,枕头和褥子都沾湿了。即使我起身,想去何处呢?室内没有一个干燥的地方。辗转反侧,直到天亮,心中满是忧虑和恐惧。想起邻里那些依靠井水谋生的百姓,他们生活艰难,仰仗着手艺维持生计。如今已经连续好几天无所事事,妻儿的面容日渐憔悴。口袋里的钱和米都快用完了,柴火也同时匮乏。破旧的衣服不足以遮身,大家对视着无奈。我如今虽然还有些富足,怎能不感到羞愧呢?我无能为力,白白享受着肉食,而你们却在苦苦挣扎。

注释

  • 穷秋:深秋的意思。
  • 省舍:指当时的住宿地方。
  • 吁可畏:叹息,感到可怕。
  • 恣睢:肆意、放肆。
  • 涂塈:指雨水的渗漏。
  • 飒飒:风声的形容。
  • 怵惕:惊恐、害怕。
  • 抱衾立:抱着被子站立。
  • 裯帐:帐子。
  • 飞蚊:指叮咬的蚊子。
  • 悒悒:忧愁、烦恼。
  • 漏转剧:雨水流入的情况加剧。
  • 束手已连旬:无所作为已久。
  • 囊钱与盎米:口袋里的钱和米。
  • 败衣不足準:破衣服不足以遮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冰壶,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及文学家,以《资治通鉴》闻名。其诗词多表现对时局的关注,关心民生,语言简练而深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八月十七日的夜晚,正值秋季,作者因大雨而感到惶恐不安,思绪万千,反映了他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困苦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一个秋夜的雨景与个人的内心感受。开篇用“穷秋”和“大雨”营造出凄凉的氛围,随即用“九河翻层空”映射出大自然的力量,增强了紧迫感与恐惧感。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个人的无奈与烦恼,特别是“飞蚊胡不仁,忍此加啄噬”一句,生动地传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无助感。

诗中不仅有对恶劣天气的描绘,更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作者因思念邻里百姓的艰难生活而感到愧疚,展现了他对民生的关心与同情。最后的自省与反思让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揭示了“无谋忝肉食”的深刻主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无奈与不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穷秋直省舍,大雨吁可畏:在秋季的深夜,自己在省的住宿处,外面下着可怕的大雨。
  • 九河翻层空,入夜愈恣睢:夜晚风势加大,水流翻腾,显得更加狂放。
  • 置床东壁根,时有涂塈坠:床放在东边,时不时有雨水滴落。
  • 飒飒势将摧,怵惕不成寐:风声呼啸,令人心惊胆战,难以入眠。
  • 中宵抱衾立,呼烛久方至:在半夜抱着被子站起来,呼喊着烛光终于来了。
  • 徒之近西偏,裯帐不能备:蜡烛放在西边,帐子却不能完全遮挡。
  • 飞蚊胡不仁,忍此加啄噬:飞蚊无情,竟然忍心继续叮咬我。
  • 避烦只深藏,悒悒面蒙被:我只能躲在被子里,心情沉重得蒙住脸。
  • 须臾漏转剧,枕褥亦沾渍:片刻之间,雨势更加猛烈,枕头和褥子都湿了。
  • 虽起欲何之,室中无燥地:即使我起来,去哪里呢?室内没有干燥的地方。
  • 展转遂达旦,耿耿负忧悸:辗转反侧,直到天亮,心中满是忧虑。
  • 因思闾井民,糊口仰执技:想到邻里那些依靠井水谋生的百姓,他们生活艰难。
  • 束手已连旬,妻儿日憔悴:无所作为已久,妻儿的面容日渐憔悴。
  • 囊钱与盎米,薪木同时匮:口袋里的钱和米都快用完了,柴火也同时匮乏。
  • 败衣不足準,搏手坐相视:破旧的衣服不足以遮身,大家对视着无奈。
  • 予今幸已多,敢不自知愧:我如今虽然还有些富足,怎能不感到羞愧呢?
  • 无谋忝肉食,念尔但增欷:我无能为力,白白享受着肉食,而你们却在苦苦挣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大雨与个人的困境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飞蚊被形容为“无情”,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诗中有不少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在恶劣天气中个人的苦闷与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夜:象征孤独与凄凉。
  • 大雨:象征困境与压迫。
  • 飞蚊:象征生活的烦恼与困扰。
  • 邻里:象征普通民众的艰辛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飞蚊”象征了什么?

    • A. 美好生活
    • B. 生活的烦恼
    • C. 无情的自然
  3. 诗中提到的“囊钱与盎米”意味着什么?

    • A. 生活富足
    • B. 生活困顿
    • C. 生活平常

答案

  1. B. 宋代
  2. B. 生活的烦恼
  3. B. 生活困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描写国破家亡的痛苦,情感与司马光的诗歌相似,均关心民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关注生死离别,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司马光的诗歌在情感表达上存在共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资治通鉴》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 中秋前五日看早桂 贺新郎 百花齐放颂 贺新郎二十首 其八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三十二 贺新郎·记与诸子往岁金陵之游,感怀宗二又曾 贺新郎(寿欧阳新卿) 贺新郎(寿中书舍人) 贺新郎 贺新郎 贺新郎(端午和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鬯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不作声 耳食目论 麦字旁的字取名推荐_麦字旁吉利汉字精选 吐呼罗 河宫 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酉字旁的字 疑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疑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角字旁的字 有魔力的字有哪些?探索汉字中的神秘力量 陈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陈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滑梯 解铃还需系铃人 贝叶文 子字旁的字 燕幕自安 五斗解酲 毫无疑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