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5:4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5:44:27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作者: 司马光
黄发今彫丧,苍生欲奈何。
散金缠极乐,曳杖已成歌。
十郡余恩在,三台故吏多。
位崇仍有后,五福更为多。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太子太傅李公的哀悼与怀念。诗人感叹李公的离世,黄发(年迈之人)如今已去世,苍生对此感到无奈和悲伤。李公生前散发金钱,追求极乐,手持拐杖,直至最后时刻也在唱歌。李公的恩德仍存在于十个郡中,三台的旧部下也有很多。尽管李公已去世,但他的地位崇高,后人仍会追随他,五福之事也会继续传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以《资治通鉴》著称。他的诗歌风格简洁而深刻,常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公去世后,表达了对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他生前德行的追忆。李公在位时为人正直,深受百姓爱戴,诗人通过此诗缅怀他的恩德,反映出对社会的关怀与思考。
此诗通过对已故太子太傅李公的追忆,展现出深沉的哀思与敬仰之情。开头两句以“黄发今彫丧,苍生欲奈何”开篇,直接点明主题,表现出作者对老年人和社会的关切。诗人通过“散金缠极乐”描绘李公的慷慨与乐观,表达了对他生前作为的高度评价。
接下来的“十郡余恩在,三台故吏多”进一步强调了李公的影响力,显示出他虽然已去世,但其恩德仍在民间流传。此外,结尾两句“位崇仍有后,五福更为多”,表达了对李公后世影响的期望和祝福,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对古代官员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对德行的重视,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忆李公生前的高尚品德与影响,表达了对失去良师益友的悲痛,同时也传达了希望后人能继承其品德与精神,带给社会更多的福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黄发今彘丧”中的“黄发”指的是?
“散金缠极乐”中“散金”的意思是?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哪位历史人物的哀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唐代杜甫的《春望》相比,二者都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怀与对故人的思念,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乱,而司马光的诗则专注于个人的情感与道德的传承。
推荐书目:
这份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