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11
诸家牡丹已谢小圃忽开两朵皆大如斗戏题二绝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踏青人被色香迷,击壤翁看蓓蕾知。
漏籍谱中无可恨,花开殿后未为迟。
春游的人被花色和香气迷住了,打着土鼓的老翁则深知花蕾的生长。
在花谱中没有什么可厌恨的,花在殿后开放也并不算迟。
刘克庄(1187—1269),字廷瑞,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以豪放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作于刘克庄对牡丹的深刻观察和思考,反映了他对春天花开的欣喜,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节奏的理解与包容。牡丹作为花中之王,其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在诗中得以彰显。
刘克庄的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传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开篇描述了踏青者被花香迷住的情景,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好。接着,诗中提到的“击壤翁”则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他似乎对花开花谢有着更深的了解,代表着自然的智慧与哲理。
诗的后半部分,刘克庄通过“漏籍谱”一词,暗示了对花卉分类研究的深入,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欣赏。最后一句“花开殿后未为迟”,则是对生命节奏的宽容与理解,花开并不需要赶时间,重要的是其自然的过程。
整首诗语言简练却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以启迪。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节奏的理解,体现了诗人对花卉的热爱以及对生命过程的哲学思考。
诗中“踏青人被色香迷”指的是哪个季节的活动?
“击壤翁”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答案:
以上内容为对刘克庄《诸家牡丹已谢小圃忽开两朵皆大如斗戏题二绝》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魅力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