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萧参政挽诗二首》

时间: 2025-07-28 14:48:10

诗句

东府才登用,南园即退藏。

不欺身自正,无欲气能刚。

士共悲梁坏,朝应惜鉴亡。

臧孙宜有后,世出甲科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4:48:10

原文展示:

萧参政挽诗二首 王炎 〔宋代〕

东府才登用,南园即退藏。 不欺身自正,无欲气能刚。 士共悲梁坏,朝应惜鉴亡。 臧孙宜有后,世出甲科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东府刚刚被提拔任用,便在南园隐退藏身。不欺瞒自己,身心自然端正;没有欲望,气质自然刚强。士人们共同悲叹栋梁之才的逝去,朝廷应当珍惜明镜般的贤人离世。臧孙氏应当有后人继承,世代涌现出科举高中的才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东府:指中央政府机构。
  • 南园:指隐居之地。
  • 不欺:不欺骗自己。
  • 无欲:没有私欲。
  • 梁坏:比喻重要人物去世。
  • 鉴亡:比喻贤人去世。
  • 臧孙:指臧孙氏,古代有名的家族。
  • 甲科郎:指科举考试中的高名次者。

典故解析:

  • 梁坏: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比喻国家栋梁之才的逝去。
  • 鉴亡: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比喻贤人去世,国家失去明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咏史为主。此诗为挽诗,即悼念逝者的诗歌,表达了对萧参政的哀悼和对其品德的赞扬。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萧参政去世后所作,表达了对萧参政的敬仰和对其去世的哀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萧参政生前品德和去世后的影响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深切哀悼和高度评价。首联“东府才登用,南园即退藏”描绘了萧参政的政治生涯和隐退生活,体现了其高洁的品格。颔联“不欺身自正,无欲气能刚”直接赞扬了萧参政的正直和刚强,没有私欲,气质自然刚强。颈联“士共悲梁坏,朝应惜鉴亡”表达了士人对萧参政去世的悲痛,以及朝廷对其的珍惜。尾联“臧孙宜有后,世出甲科郎”则寄托了对萧参政家族后代的期望,希望其家族能继续涌现出优秀的人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描绘了萧参政的政治生涯和隐退生活,体现了其高洁的品格。
  • 颔联:直接赞扬了萧参政的正直和刚强,没有私欲,气质自然刚强。
  • 颈联:表达了士人对萧参政去世的悲痛,以及朝廷对其的珍惜。
  • 尾联:寄托了对萧参政家族后代的期望,希望其家族能继续涌现出优秀的人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梁坏”、“鉴亡”比喻重要人物去世。
  • 对仗:如“不欺身自正,无欲气能刚”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 表达了对萧参政的哀悼和对其品德的赞扬,以及对其家族后代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府:象征政治生涯。
  • 南园:象征隐退生活。
  • 梁坏:象征重要人物去世。
  • 鉴亡:象征贤人去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府才登用”指的是什么? A. 萧参政被提拔任用 B. 萧参政隐退 C. 萧参政去世 D. 萧参政家族后代 答案:A

  2. 诗中“不欺身自正,无欲气能刚”赞扬了萧参政的什么品质? A. 正直和刚强 B. 隐退生活 C. 政治生涯 D. 家族后代 答案:A

  3. 诗中“士共悲梁坏,朝应惜鉴亡”表达了什么? A. 士人对萧参政去世的悲痛 B. 萧参政的隐退生活 C. 萧参政的政治生涯 D. 萧参政家族后代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挽诗》:同样是对逝者的哀悼,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哀痛。

诗词对比:

  • 王安石《挽诗》与王炎《萧参政挽诗二首》:两者都是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敬仰,但在表达方式和情感深度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王炎诗歌的背景。

相关查询

送友人归荆楚 九日登樟亭驿楼 送惟素上人归新安 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 题灞西骆隐居 南楼春望 祗命许昌自郊居,移就公馆秋日寄茅山高拾遗 沧浪峡 谢人赠鞭 哭杨攀处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崩查 黹字旁的字 微言大谊 培户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火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镌戒 老身长子 門字旁的字 慎重初战 工字旁的字 躐玷 将机就计 以夷攻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