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0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03:08
不学桃与李,芬芳竟春时。
天公岂多情,清露为君迟。
荣翠休问命,冷暖当自知。
青荧夜窗灯,相对哦新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作者不追求像桃花和李花那样的春天的芬芳,而是选择了菊花的清冷。上天是否多情,清晨的露水为何迟迟不来?荣华富贵无须去问命运,冷暖自有其知。夜晚在灯下,和朋友一起吟唱新诗。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作品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晚秋时节,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诗人通过描写菊花,表达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命运的反思。
这首诗以菊花为主线,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人生的哲理思考。开头两句“不学桃与李,芬芳竟春时”明确表明诗人不愿追求那种短暂的、热烈的春日繁华,而是选择了象征坚韧与清冷的菊花。诗人通过反问“天公岂多情,清露为君迟”来表达对命运的无奈与思考,似乎在问,老天为何不赐予我更多的恩惠与温暖。接下来的“荣翠休问命,冷暖当自知”则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强调人应对命运有自己的认识,不必过于依赖外界的评价。最后两句“青荧夜窗灯,相对哦新诗”,则是与友人共赏新诗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在冷清的秋夜中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全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豁达,使读者在欣赏之余,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命运的思考与超然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菊花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诗人选择菊花而不学桃李的原因是:
A. 菊花更美丽
B. 菊花象征坚韧与清高
C. 桃李太常见
“天公岂多情”中“天公”指的是:
A. 一位神仙
B. 自然与命运
C. 一位诗人
诗中提到的“冷暖当自知”意指:
A. 冷暖自知,命运无常
B. 不关心他人的生活
C. 只依赖他人的评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