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53
题四祖山瀑泉亭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云影曈曚雨弄晴,
山头小立听溪声。
不惊赤日雷霆吼,
但怪青天雪雹鸣。
气逼衣裳秋暑薄,
光摇林薮午风轻。
法身清净元无垢,
何用临流更濯缨。
云影朦胧间雨过天晴,
我在山顶小亭立听溪水流声。
即使不怕烈日和雷霆的怒吼,
却对青天的雪雹声感到奇怪。
秋日的热气逼近衣裳薄薄,
阳光轻轻摇曳林间的风。
法身本清净无染污,
何必在水边再洗涤帽缨呢?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关注自然与心灵的结合。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景色,情感细腻。
该诗作于四祖山瀑泉亭,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在游历时的沉静与思考。通过自然的变化,表达了自身对心灵清净的追求和对世事的豁达态度。
这首诗以四祖山的瀑泉亭为背景,描绘了雨后晴天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哲思。首联通过“云影曈曚”和“雨弄晴”交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清晨的山间,感受自然的细腻变化。接下来的两联描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虽然面临赤日和雷霆,却对青天下的雪雹声感到惊讶,这种反差正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无奈与敬畏。
后四联则转向内心的领悟,诗人在炎热的夏日中,感受到衣裳的轻薄,恰如心灵的清净,法身本无垢。最后一句“何用临流更濯缨”,则是对外物的放下与对内心的追求,表明诗人对清净心境的渴望与不需外在修饰的决然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交融,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强调内心的清净与对外在物质的淡然。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象征着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溪声”指的是什么?
a) 雨声
b) 水流声
c) 风声
“法身清净元无垢”中“法身”指的是什么?
a) 真实的身体
b) 佛教中的真实本体
c) 自然的体现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思想?
a) 需要外在的装饰
b) 内心的清净不必依赖外在
c) 追求物质享受
《望庐山瀑布》
李白通过壮观的瀑布描绘,展现出自然的雄伟与气势,情感更加豪放;而王之道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情感更为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