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01
㶁㶁溪流碎玉鸣,野梅随处伴行人。归欤路出临邛市,准拟沉浮曲米春。
溪水潺潺,如同碎玉般的声音,野梅花处处陪伴着行人。归途是否出现在临邛市?我准备在春天的曲米上沉浮。
临邛市是古代著名的集市,代表了繁华与人间烟火。诗中提到的“野梅”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春天的生命力,同时也反映了与人同行的温暖。
王之道,字德明,号云溪,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风格清新明快。
此诗作于早春时节,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们的活动,表达对春天的向往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早春的景象。开头“㶁㶁溪流碎玉鸣”以生动的声音描绘了溪水流动的美妙,给人以清新的感觉。“野梅随处伴行人”则描绘了自然与人生活的和谐,野梅花的陪伴让行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宁静。接下来的“归欤路出临邛市”,诗人似乎在思考归途,临邛市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的象征,给予行者一种归属感与期待。最后一句“准拟沉浮曲米春”则是对春天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用词简练而富有音乐感,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清新、愉悦的春日气息。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诗中“㶁㶁”主要形容什么?
“野梅随处伴行人”中,野梅的意象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临邛市”是指什么?
推荐阅读《春晓》 by 孟浩然,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具有相似的主题。
对比王之道的《和魏定父早春十首》与杜甫的《春望》,二者虽然都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杜甫的作品更倾向于表现社会动荡与人间苦难,而王之道则专注于自然与和谐,展现出更为轻松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