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5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52:42
奉诏欢均草莽臣,郊原风日自温温。欲知太守催耕意,重谷劭农本圣恩。
奉命高兴地劝导田间的农民,郊野的风和阳光都显得温暖和煦。想要了解太守督促耕作的良苦用心,重视粮食生产是他施恩于民的重要体现。
诗中提到的“太守”是指地方官员,历史上地方官员常常负责农业生产的管理,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古代中国社会以农业为主,重视粮食生产是国家安定和民生幸福的基础。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对农业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心,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日,正是农耕的季节,作者受到命令,劝导农民积极耕作,体现了当时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和对民生的关怀。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描绘了温暖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利好,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与对农业的重视。开头两句“奉诏欢均草莽臣,郊原风日自温温”运用了“奉诏”这一官宦用语,显示了诗人对命令的认真和对农民的关怀。随后的“欲知太守催耕意,重谷劭农本圣恩”则转向了对太守的赞颂,强调了重视农业生产是对民众的恩惠,体现了诗人对农业政策的赞同和支持。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春日的描绘和对农民的劝导,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民生的关心,展现了宋代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下,官民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体现了重视农业、关心民生的主题,反映了官员与农民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