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4:3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4:34:27
刘子履少卿挽辞二首 其二
作者: 张镃 〔宋代〕
释和书上巳经年,敌骑南来果犯边。
太息龟灵成底事,漫闻鸿宝得家传。
平生喜踏天山雪,晚岁愁看瘴浦烟。
务实褒称曾未泯,不须凝恨入重泉。
这首诗的内容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诗人回首往年的岁月,已经过去了多年,敌人的骑兵又南下侵犯边境。诗人不禁叹息,自己所追求的理想与现实差距如此之大,听闻别人家中有鸿宝传承,却感到自己无缘获得。年轻时我曾喜欢在天山的雪地上行走,而如今却只能眼望瘴浦的烟雾,心中满是忧愁。虽然我生平崇尚实事求是,然而这些美好的品德似乎已逐渐被遗忘,不必再沉浸于对过往的怨恨之中。
张镃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多以感怀为主,常常通过个人情感折射出社会现实。张镃的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此诗作于动乱的时代,国家多次受到外敌侵扰,诗人以挽辞的形式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诗中流露的情感是在经历了许多波折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往年的思考与感怀。开头两句通过描述敌骑南来的侵扰,直接引入了社会动荡的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与家园的忧虑。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个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诗人自问“龟灵成底事”,不仅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也反映出对当前境遇的无奈与失落。
在后面的两句中,诗人回忆年轻时在天山雪地的快乐时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面对“瘴浦烟”的愁苦,透出一种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变迁。
最后,诗人在总结中提出“务实褒称曾未泯”,强调自己对现实的坚持与追求,尽管生活的苦涩让人想要凝恨,但他却选择不再沉浸于过去的怨恨中,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在沉重的基调中透出一丝希望,令人感动。
诗歌通过个人经历与国家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同时传达出一种不屈服于命运的积极态度,鼓励人们在困境中坚持自我。
诗中提到的“龟灵”象征什么?
诗人年轻时喜欢什么活动?
诗中提到的“鸿宝”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