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2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21:50
一阵西风满地烟,
千军万马浙江边。
官司把断西兴渡,
要夺渔船作战船。
一阵西风吹来,烟雾弥漫在地面,
千军万马聚集在浙江边境。
官府已经断定了西兴渡口的归属,
他们要把渔船强行征用作为战船。
汪元量(约1080-约1150),字仲明,号天抚,宋代诗人,以其政治抱负和激昂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反映社会动乱与民生疾苦,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越州歌》系列诗作反映了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南宋与金朝之间的战争与冲突。此时,南宋政权面临外敌压力,人民生活困苦,汪元量通过此诗抒发对战乱的忧虑及对百姓命运的关切。
《越州歌二十首 其三》通过简短而有力的描写,展现了战乱时期的紧张氛围与人民的苦难。开篇的“西风满地烟”以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愁苦和不安的气息,仿佛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风暴。诗中“千军万马浙江边”则描绘了战争规模之大,暗示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官司把断西兴渡,要夺渔船作战船”,突出了官府对民生的漠视,强调了在战争面前,普通百姓的命运常常被权力所左右。渔船被强行征用为战船,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掠夺,更是对民众生活的直接影响,生动体现了战争对社会的破坏。
整首诗情感激昂,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鲜明的对比,汪元量成功地传达了战争的残酷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的控诉与对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怀,通过战争场景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中“西风”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季节
D. 风景
诗中提到的“渔船”转变为哪种用途?
A. 运输船
B. 渔船
C. 战船
D. 旅游船
诗词反映了哪个历史时期的背景?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与杜甫的《兵车行》相比,两者都描绘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但汪元量更直接地描绘了具体的战争场景与官府的压迫,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于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