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9:03
两峰云锁几时开,
昨夜京城战鼓哀。
渔父生来载歌舞,
满头白发见兵来。
两座山峰被云雾缭绕,不知何时才能放晴;
昨夜京城传来哀伤的战鼓声。
渔夫生来就喜欢歌舞,
然而,当他满头白发地看见敌兵来临时,心中满是忧虑。
本诗提到的“战鼓”与古代战争密切相关,鼓声不仅是战斗的号角,也是士兵出征时的士气鼓舞。渔父的形象则富有乡土气息,表现了民间对战争的无奈与愁苦,反映出诗人对平和生活的向往与对战乱的忧虑。
汪元量,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越州歌》系列诗作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创作的,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民众的心声。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战争的无奈。开头的“两峰云锁”描绘出一种压抑的气氛,似乎预示着即将来临的不安与恐惧。而“昨夜京城战鼓哀”则直接将读者引入那种战争的紧迫感,鼓声是战争的前奏,带来了沉重的历史感。
接下来的“渔父生来载歌舞”则是对比,渔父一生追求的是宁静与欢乐,但当“满头白发见兵来”时,心中却充满了恐惧与无奈。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悲剧感,既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揭示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摧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的描绘,还有对战争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社会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人们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悲哀。
诗中“云锁”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天空
b) 被云雾笼罩的状态
c) 和平的生活
“昨夜京城战鼓哀”中“战鼓”指的是什么?
a) 欢乐的音乐
b) 战争的预兆
c) 渔夫的歌声
诗中的渔父象征着什么?
a) 战争的勇士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财富的追求
比较汪元量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战争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但汪元量更倾向于描绘个人的感受,而杜甫则表现出更为宏观的社会视角。两者都在不同层面上反映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