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8:39:57
原文展示:
只将单萼缀层花,
弱骨丰肌自一家。
戴几朵来谁可称,
宝钗双燕绿云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只用单瓣的花朵来装饰层层的花簇,尽管身材瘦弱但却显得丰盈而美丽。带着几朵花来,谁能与之相比?就像头戴宝钗的双燕,斜飞在绿云之中。
注释:
- 单萼:指的是只有一个花萼的花,通常形态简单。
- 缀:装饰、点缀。
- 层花:指多层的花朵,形态丰富。
- 弱骨丰肌:形容身材瘦弱,但肌肤丰盈,暗示一种娇美的气质。
- 宝钗:指一种饰物,通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
- 双燕:比喻两只燕子,常与春天和美好景象联系在一起。
- 绿云斜:形容绿色的云彩斜飞,给人以动感的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文,号白云,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与花鸟,常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自然之美。张镃的诗歌以其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而受到后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戏题重台梅》创作于张镃游历梅树之际,诗中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现了他对美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女性的钦佩之情,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和女性美的共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融合了对自然的观察和对女性美的赞美。首句“只将单萼缀层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梅花的清丽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单瓣的花朵虽然简单,却能与层层的花朵相映成趣,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在“弱骨丰肌自一家”中,张镃通过对梅花的形态描写,将其形象与女性的娇美联系在一起,传达出一种脆弱而坚韧的内涵。
接下来的“戴几朵来谁可称”,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独特性,问谁能与之相比,显示出诗人对梅花的珍视和宠爱。最后一句“宝钗双燕绿云斜”,将梅花的美与女性的美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女性美的深切感受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只将单萼缀层花:用单瓣的梅花来装饰层层叠叠的花朵,强调梅花的独特之美。
- 弱骨丰肌自一家:虽然梅花的枝干看似纤细,但却展现出丰盈的生命力。
- 戴几朵来谁可称:带着几朵梅花,谁能与其相比,表明梅花的独特和珍贵。
- 宝钗双燕绿云斜:将梅花的美与女性的美结合,描绘出一种生动的春天意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美丽的女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运用了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梅花”、“宝钗”、“双燕”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美丽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和女性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纯洁,常与高洁的品德联系在一起。
- 宝钗: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优雅。
- 双燕: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带有美好和自由的寓意。
- 绿云: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梅花的赞美
- B. 对春天的描绘
- C. 对女性的赞美
- D. 以上都是
-
“弱骨丰肌”具体表现了什么?
- A. 梅花的颜色
- B. 梅花的形态
- C. 梅花的生命力
- D. 梅花的香气
-
“宝钗双燕绿云斜”中的“双燕”意指什么?
- A. 代表春天
- B. 代表梅花
- C. 代表女性
- D. 以上都是
答案:
- D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比较张镃的《戏题重台梅》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在描绘自然与生命的美时各有侧重,前者更多体现花卉的细腻之美,后者则强调自然风光的壮丽和历史的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