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①》

时间: 2025-07-30 12:23:04

诗句

谓余独迷方,逢子亦在野。

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

②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

密筱夹路傍,清泉流舍下。

③上人亦何闻,尘念俱已舍。

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

④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

依止此山门,谁能效丘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2:23:04

原文展示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

谓余独迷方,逢子亦在野。
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
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
密筱夹路傍,清泉流舍下。
上人亦何闻,尘念俱已舍。
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
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
依止此山门,谁能效丘也。

白话文翻译

在云门寺西边六七里远的地方,听说符公的兰若是最幽静的。我与薛八一同前往。
我对你说我独自迷失方向,碰到你时,你也在山野之中。
我们结交在松柏间,询问法理,寻求兰若的道理。
小溪的水面小舟难以稳住,怪石时常吓到马。
我们居住的地方最为幽静,四周都是安静的人。
密密的竹林夹在路旁,清泉流在屋舍之下。
那里的高人又何曾听闻,尘世的烦恼早已抛弃。
四禅合一,真如本性,一切都是虚幻。
我愿接受甘露的滋润,喜得和风的洒落。
依止这座山门,谁能效仿丘墟呢?

注释

  • 兰若:指隐居的山林,通常指佛教寺院或静谧之地。
  • 甘露:佛教用语,象征智慧的滋润。
  • :指丘墟,意为隐士,可能指的是古代隐士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齐名。他的诗歌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孟浩然的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对幽静环境的向往和心灵宁静的追求。在唐代社会背景下,士人追求个人理想与隐逸生活的风潮影响了孟浩然的创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幽静的自然环境和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开篇以“云门寺西六七里”引入,点明了地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与友人薛八的同行,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诗中描绘的小溪、怪石、密竹、清泉等自然景致,形成丰富的意象,带给读者一种清新、幽静的感觉。同时,诗人在自然的包围中,反思尘世的烦恼,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结尾处,诗人更是以“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隐士生活的理想和对自然的崇敬,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谓余独迷方,逢子亦在野:表明诗人迷失方向,却在山野中遇到友人。
  2. 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与友人结交于松柏之间,探讨佛理,寻求道理。
  3. 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描绘小溪和怪石的自然景象,表现出环境的险峻与美丽。
  4. 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强调居住环境的幽静,周围的人都是追求宁静的人。
  5. 密筱夹路傍,清泉流舍下:描绘周围自然环境,竹林和清泉相辅相成。
  6. 上人亦何闻,尘念俱已舍:表达出高人对尘世的超脱,心中无烦恼。
  7. 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提到禅宗思想,认为世间一切都是虚幻的。
  8. 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表达对自然的感恩之情,希望接受自然的滋润。
  9. 依止此山门,谁能效丘也:强调隐士生活的理想与向往。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风格。例如,“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奇特与险峻。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他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若:象征隐秘安静的修行场所。
  • 清泉:象征纯净的心灵和生活。
  • 松柏:象征长寿与坚定的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兰若”指的是什么?

    • A. 城市
    • B. 隐居的地方
    • C. 家庭
    • D. 战场
  2. 诗人希望接受什么样的自然滋润?

    • A. 雨露
    • B. 甘露
    • C. 阳光
    • D. 风
  3. 诗中提到的“尘念”指的是什么?

    • A. 友情
    • B. 世俗烦恼
    • C. 自然环境
    • D. 身体健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孟浩然与王维的诗歌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佛教思想和禅意,而孟浩然则更强调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亲近。两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思想表达上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孟浩然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九日 九日三峰阁和李六台二首 其二 九日登楼 九日登坚山十韵 九日登高 九日姚伯子陈伯春陆无从张叔龙集斋中得风字 其二 九日湖上登高寄前人二首 其二 九日泊安庆城下危广文饷酒走笔奉谢 九日偕谭永明钟昌父林培之钟彦理登石楼 九日独泛松江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头晌 冰夷 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刀字旁的字 百虑一致 示字旁的字 游戏尘寰 犬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五凤城 公孟 渔人之利 火突 言字旁的字 打个照面 飞墙走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