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4:0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4:09:25
霜林木叶未全红,
疏雨萧萧不满空。
万里黄花欺病眼,
十年乌帽怯秋风。
可怜望远身能健,
愈觉追欢岁不同。
便欲题诗问乡国,
不堪回首失飞鸿。
霜染的树林,树叶还没有完全变红,
稀疏的细雨轻轻飘洒,似乎无法填满空旷的天空。
远处万里黄花欺骗了我的眼睛,
十年来的黑色帽子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怯懦。
可怜的是,我望向远方,身体仍然健康,
越发觉得追逐欢乐的岁月已经不同。
我想写首诗询问故乡的情况,
但不忍回首,仿佛失去了那飞往的鸿雁。
晁公溯,字子文,号白云,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古体诗和词。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九日》是晁公溯在重阳节时所作,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敬老节日,象征着长寿和团圆。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乡愁情怀。
晁公溯的《九日》是一首充满浓厚秋意的诗,表现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霜林木叶未全红”引入,描绘了初秋的景象,霜染的树林和尚未完全变红的树叶,给人以深秋的感受,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接着“疏雨萧萧不满空”中,细雨轻轻飘洒,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显忧伤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万里黄花欺病眼”则通过遥望远方的黄花,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困惑,黄花的美丽与病眼的无力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却又无能为力的复杂心理。再到“十年乌帽怯秋风”,黑色的帽子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磨砺,秋风的萧瑟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最后两句“便欲题诗问乡国,不堪回首失飞鸿”则是诗人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去的追忆,鸿雁象征着远方的归属和联系,失去飞鸿意味着失去了与故乡的联系,诗人在此感慨万千,令人动容。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晁公溯对人生、自然及乡情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故乡深切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霜林木叶未全红”中的“红”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树叶颜色
C. 花朵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迷茫
C. 思乡
“不堪回首失飞鸿”中“飞鸿”象征着什么?
A. 旅行
B. 思乡
C. 朋友